图书标签: 西南联大 历史 回忆录 知识分子 历史与记忆 民国 张曼菱 民国史
发表于2024-11-24
西南联大行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是作者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本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张曼菱,女,汉族。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盈江县平原区插队务农,后历任昆明医学院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员,天津作家协会理事,海南作家协会理事,海南曼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 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这本感觉情绪宣泄居多。采访了那么多校友,结果全部沦为张曼玲宣泄情绪的背景音,太可惜了。感觉这书像纪录片解说词改的,感觉作者写着写着就要把自己感动的鼻涕眼泪的。浪费。
评分缘起于白岩松说“看这本书中感动震撼不能自已,因而找到了读书的意义”,但或许很久以前就因为爸爸的经历所以结缘了。这是我父亲的学校,是我的母校,不管我会不会去,我都是它的种子,是这样想着的。真正看的时候却真的被他们的精神感动,其实感动这个词太沉重我不喜欢,更多地是感受到了他们的那种追求,那种独属于知识分子的生活情趣,更多地是换一个角度感受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我向往的那种学习应该是怎么样的。朱自清的“弦歌不辍”,造冰来卖被迫害还不说话的董树森,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互相辩论,自称真正是在辩论中学到了大多数知识的杨振宁那三剑客,杨振宁的身世和父亲的嘱托,一起南渡的父女,学术登峰造极却还在南渡过程中帮大家奔波于订票这些细枝末节的教授。最喜欢的部分是茶馆,是云南的花香,是跑警报和恋情。这本书让学习更美好。
评分现在国内的大学都是什么啊!现在国内的教授都是些什么啊!
评分在评论里看到还有一本易社强先生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打算也看一下
评分四星吧,但就是感情到了就五星了。真是一边看一边哭,年轻人就是要了解历史啊,抗日战争国民党的功绩该承认的还是要承认。最可惜的就是两岸关系,你看从军那篇,有回忆的全是去了台湾的人。那些在运动中被打倒的学子,太可惜了。抗战是为了自由民主,最后实现了吗。
西南联大行思录看完了,想看这本书由来已久,无问西东的电影看完以后是震惊于当时看见的那种自由的精神的,同时也震惊于那些任教与就读的大师,然看完这本书才惊觉电影中不过是一隅。龙虎相争的两所奇校黄埔军校和西南联大真的都很令人震惊与崇敬,那是大环境下的产物,难以复...
评分 评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那么执着,那么令人潸然泪下的执着。冯友兰、吴有训以身护校,外表是手无寸铁的书生模样,内心又是怎样刚强的意志。 读到“当清华园遭受日机轰炸,吴宓教授拥背坐在床上,四周的墙壁被轰炸震动而落土”的时候我鼻头一酸。 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知识分子...
评分历史上只有一个西南联大,是那时莘莘学子的美丽梦。也是今日学人不能忽视的中国历史上一所大家。它没有雄伟的大门,没有漂亮的教室,没有集中一地,甚至师生的温饱都成问题,还曾在战火纷飞之年代颠沛流离。可大师之齐聚,思想之闪光,学术之自由,氛围之浓厚犹如旧日大学的美...
西南联大行思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