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苦多

去日苦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青岛
作者:杨宪益
出品人:
页数:35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7
价格:3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43655584
丛书系列:良友书坊·大家文库
图书标签:
  • 杨宪益
  • 传记
  • 散文随笔
  • 散文
  • 随笔
  • 中国文学
  • 人物
  • 中国
  • 去日苦多
  • 回忆
  • 时光流逝
  • 人生感悟
  • 情感
  • 散文
  • 成长
  • 告别
  • 伤感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去日苦多》内容简介:杨宪益是知名的翻译大家,但却很少有人阅读过他的翻译作品,那些作品,成排地摆在欧美各大学图书馆的书架子上,蔚为大观。他是把中国的文学名著,无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多是古代,也有现代,源源不断地介绍给世界,和他的洋太太戴乃迭一起,一生不辍。

“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中年昏昏老而知耻。”

《去日苦多》是杨宪益的一本集子,作品跨越半个世纪,从一九五〇年代向国内介绍一些外国的作家开始,直到本世纪初期的一些译余随笔。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世事沧桑 白虎星照命 半瓶浊酒,四年星斗 此情可待成追忆 未完成的心愿 良师益友忆当年 我的启蒙老师 记开始学外国文学 回顾我过去学习英语的经历 略谈我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与体会 抗日战争杂忆 记学写旧诗 关于我的打油诗 年过八十 我的一位加拿大朋友 回忆萧亦五同志 怀念老舍先生 回忆钱锺书兄 《冀野文钞:卢前笔记杂钞》序 《系统英语》序 《边缘人语》读后译余散札 鲁迅的《自题小像》诗 关于火柴的起源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阿里斯托芬和希腊喜剧 阳光欢乐友谊 萧伯纳——资产阶级社会的解剖家 民主诗人惠特曼 纪念世界文化遗产的伟大代表 科学幻想片中卓越的成就 英国诗人神游元上都 《蒲松龄著作在国外》序 改头换面的外国民间故事 植根于群众之中 要出版红学丛书 关于《白猿传》的故事 漫谈加纳 十四行诗,波斯诗人莪默凯延的鲁拜体与唐诗 红梅旧曲喜新翻 关于埃及的两段故事 蛇年谈蛇 竹的故事 金鱼 菊花 从《解忧集》的书名出处谈起 只出好书的商务印书馆译余偶拾 川剧《拉郎配》的故事来源 含羞草是何时进入中国的 乾隆甲午御咏额摩鸟诗 明代记载中的罗马史诗传说 明代记载中的西班牙斗牛风俗 唐代西班牙与中国的通使 《高僧传》里的皇帝新衣故事 中国的扫灰娘故事 唐代新罗长人故事 十八世纪关于英国的中国记载 板桥三娘子 薛平贵故事的来源 《酉阳杂俎》里的英雄降龙故事 秦王《破阵乐》的来源 宋代的养金鱼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杨宪益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刚刚再次读完红楼梦。带着红楼的小纠结缅怀这位老先生也算是我对杨老一份真挚的尊敬。半个月后,依旧可以零星看到关于杨宪益的文章时,我收起手中所有的书,捧起杨老先生的《去日苦多》。 作为翻译家,杨老写下的文章(汉字)其实并不多。...

评分

杨宪益“未完成的心愿” —— 读《去日苦多》札记 桑 农 正在读杨宪益的《去日苦多》(董宁文/编,青岛出版社2009年7月版),即从网上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叹息之余,也为之庆幸:这部文集总算是在他生前问世的。 杨宪益是一位翻译家,主要将中文著作翻译成英文,自己用中文写...  

评分

杨宪益“未完成的心愿” —— 读《去日苦多》札记 桑 农 正在读杨宪益的《去日苦多》(董宁文/编,青岛出版社2009年7月版),即从网上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叹息之余,也为之庆幸:这部文集总算是在他生前问世的。 杨宪益是一位翻译家,主要将中文著作翻译成英文,自己用中文写...  

评分

杨宪益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刚刚再次读完红楼梦。带着红楼的小纠结缅怀这位老先生也算是我对杨老一份真挚的尊敬。半个月后,依旧可以零星看到关于杨宪益的文章时,我收起手中所有的书,捧起杨老先生的《去日苦多》。 作为翻译家,杨老写下的文章(汉字)其实并不多。...

评分

杨宪益“未完成的心愿” —— 读《去日苦多》札记 桑 农 正在读杨宪益的《去日苦多》(董宁文/编,青岛出版社2009年7月版),即从网上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叹息之余,也为之庆幸:这部文集总算是在他生前问世的。 杨宪益是一位翻译家,主要将中文著作翻译成英文,自己用中文写...  

用户评价

评分

无端端的想起杨宪益先生来。

评分

杨宪益先生为理想奋斗的大半生是否值得,不知道他本人是怎么想的。

评分

舒缓从容,平静中的无限波澜,犹如他的一生。

评分

前半部自述的部分还不错

评分

回忆录最好看,带着杨宪益这种富家子出身特有的通达,自述入狱四年经历令人喟叹,惜所选篇目内容重复太多;第二编里多应酬作,有些敷衍,但对照一下写的时间就能从语言中感到那个政治风云变化时代的烙印,惜未按时间顺序编排;所写札记掌故多从中西交通的视角出发,分外有趣。所以毛病都出在编辑身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