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

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日] 夫馬進
出品人:
頁數:370
译者:伍躍
出版時間:2010-12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56830
叢書系列:復旦文史叢刊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
  • 朝鮮
  • 燕行使
  • 東亞
  • 燕行錄研究
  • 中外交通史
  • 燕行錄
  • 朝鮮燕行使
  • 朝鮮通信使
  • 使節
  • 外交史
  • 朝中關係
  • 明代史
  • 曆史文獻
  • 東亞關係
  • 古代使節
  • 中朝交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將朝鮮燕行使置於整個東亞國際關係的框架之內進行考察。除瞭明清王朝與朝鮮的關係之外,還將其與琉球、日本乃至越南的關係進行比較分析。全書分為“十六七世紀燕行使對中國的觀察”、“十八九世紀燕行使與通信使進行的學術討論與學術交流”與“燕行錄與使朝鮮錄”三部分。書中充分運用明清王朝乃至朝鮮和越南王朝的實錄、政書、文集、旅行日記以及方誌等方麵的史料,為讀者生動地勾畫瞭一幅幅近代以前東亞國際關係,即東亞國傢之間外交交涉和文人之間交往的圖畫。

著者簡介

夫馬進,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主要研究中國明清社會史與東亞關係史。著有《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燕行使與通信使》(韓文)。主編有《燕行錄全集日本所藏篇》、《增訂使琉球錄解題與研究》、《中國東亞外交交流史研究》。代錶性論文有《明清時期的訟師與訴訟製度》、《訟師秘本的世界》、《朝鮮通信使對日本古學的認識—兼及朝鮮燕行使對清朝漢學的理解》。曾獲日本學士院奬。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言
第一部 十六七世紀燕行使對中國的觀察
第一章 萬曆二年朝鮮使節對“中華”國的批判
一、引言
二、許葑和趙憲
三、“中華”的現實(一)
四、“中華”的現實(二)
五、結語
第二章 趙憲《東還封事》中所見的中國情況報告
一、引言
二、中國報告與實際的見聞(一)
三、中國報告與實際的見聞(二)
四、結語
第三章 閔鼎重《燕行日記》中收錄的《王秀纔問答》
一、引言
二、閔鼎重的中國旅行
三、對《王秀纔問答》的分析
四、結語
第二部 十八九世紀燕行使與通信使進行的學術討論與學術交流
第四章 朝鮮燕行使申在植《筆譚》所見漢學與宋學的論爭及其周邊
一、引言
二、申在植和他的《筆譚》
三、漢宋之爭
四、漢宋議論的周邊
五、結語
第五章 朝鮮通信使對日本古學的認識——兼及朝鮮燕行使對清朝漢學的理解
一、引言
二、往路:大阪以西的古學情報
三、在江戶對古學認識的加深
四、返程再經大阪
五、結語
第六章 1746年的朝鮮通信使與日本的徂徠學
一、引言
二、對徂徠學的進一步認識——以收集徂徠學著作為中心
三、對徂徠學派校勘學和重刊古代典籍認識的加深
四、朝鮮通信使歸國後對徂徠學的介紹
五、筆談記錄中所見朝鮮通信使對徂徠學說的反應和評價
六、結語
第七章 朝鮮通信使與日本的典籍——以古學派校勘學的著作和古典籍為中心
一、引言
二、1748年朝鮮通信使與日本的典籍
三、1764年朝鮮通信使與日本的典籍
四、日本典籍嚮朝鮮的流傳
五、結語
第八章 1765年洪大容的燕行與1764年朝鮮通信使——以兩者在中國和日本對“情”的體驗為中心
一、引言
二、洪大容燕行的目的以及對國內的衝擊
三、洪大容與通信使元重舉等人對中國人和日本人觀察的類似性
四、洪大容與元重舉體驗到的中國和日本的“情”
五、結語
第三部 燕行錄與使朝鮮錄
第九章 日本現存朝鮮燕行錄書目提要
一、引言
二、考訂目的
三、書目提要
第十章 使琉球錄與使朝鮮錄
一、引言
二、“冊封使錄”與“使琉球錄”
三、使朝鮮錄書目提要
四、使琉球錄與使朝鮮錄的特
五、結語
附錄 越南如清使範芝香撰《酈川使程詩集》所見清代中國的汪喜孫
譯者跋(伍躍)
原載書籍·雜誌一覽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自美國學者費正清(JohnK.Fairbank)提出「中國世界秩序」(Chinese WorldOrder)後,朝貢體系逐漸成爲學界慣用的分析概念。綜觀費氏以降的學人,不論同意「中國世界秩序」與否,其關心之處仍繫於中國與周邊各國的互動與交往。相較之下,本書更著眼於奔波在各國貢道上的使節,作者...

評分

自美國學者費正清(JohnK.Fairbank)提出「中國世界秩序」(Chinese WorldOrder)後,朝貢體系逐漸成爲學界慣用的分析概念。綜觀費氏以降的學人,不論同意「中國世界秩序」與否,其關心之處仍繫於中國與周邊各國的互動與交往。相較之下,本書更著眼於奔波在各國貢道上的使節,作者...

評分

自美國學者費正清(JohnK.Fairbank)提出「中國世界秩序」(Chinese WorldOrder)後,朝貢體系逐漸成爲學界慣用的分析概念。綜觀費氏以降的學人,不論同意「中國世界秩序」與否,其關心之處仍繫於中國與周邊各國的互動與交往。相較之下,本書更著眼於奔波在各國貢道上的使節,作者...

評分

自美國學者費正清(JohnK.Fairbank)提出「中國世界秩序」(Chinese WorldOrder)後,朝貢體系逐漸成爲學界慣用的分析概念。綜觀費氏以降的學人,不論同意「中國世界秩序」與否,其關心之處仍繫於中國與周邊各國的互動與交往。相較之下,本書更著眼於奔波在各國貢道上的使節,作者...

評分

自美國學者費正清(JohnK.Fairbank)提出「中國世界秩序」(Chinese WorldOrder)後,朝貢體系逐漸成爲學界慣用的分析概念。綜觀費氏以降的學人,不論同意「中國世界秩序」與否,其關心之處仍繫於中國與周邊各國的互動與交往。相較之下,本書更著眼於奔波在各國貢道上的使節,作者...

用戶評價

评分

15/08/21

评分

和川勝的書感覺很像。洪大容那一章,誰謂獨寄興於一“情”字耶!

评分

《宅茲中國》的補充讀物。

评分

史料,史料,史料學。

评分

提要一文顯然是最有價值的,隻是價格不親民,好在是圖書館藉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