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式的文字记录了1951年切·格瓦拉和朋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两度靠骑摩托车和在公路上拦车,在南美洲五国漫游的旅程,以及他的观察与思考。两位年轻人在旅程中体味到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种事物不断地改变着他们的看法。格瓦拉亲眼看见了人间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进而悟出自己生命的方向。就在这场发现之旅之后,切加入了古巴革命。
切·格瓦拉(1928-1967)
拉丁美洲左翼革命家,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一个建筑公司业主家庭。1953年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1954年在危地马拉J阿本斯古斯曼民主中服务。1955年在墨西哥参加F卡斯特罗领导的七二六运动,接受游击训练。
摩托日记,是切·格瓦拉在游历美洲大陆的时候写下的日记。而这本书,应该只是部分日记。所以看起来感觉零零碎碎的,无法了解切·格瓦拉在游历美洲大陆的时候,是怎么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从这本书中看不出切·格瓦拉的伟大,也看不出他怎么变成伟大的。只能看出他在真正从事...
评分托朋友的提醒在香港书店买到此书,可能很多人看过它后来拍成的电影《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 ,但这位共产主义革命英雄的手记,在社会主义中国却没有出版,倒是台湾的大块文化出版社发行了。 此书原版1996年出来,再加上1997年十月是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
评分那带着军帽的大胡子形象对我没有吸引力,我对政治先天的缺乏兴趣,可以说是一个生活安逸的小女人逃避社会责任的方式。我这样的人离革命向来遥远。 先锋戏剧给我的经验也不好,我赶时髦的出入过中戏前后的巷子,只记住了他们门口斜对面的疙瘩汤和烤肉很实惠。 切·格...
评分最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五月天。因为陈信宏。 阿信看了这本书之后有灵感写了《摩托车日记》这首歌。 感动。浪漫。冒险。潇洒。都在这本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写几句我最爱的歌词吧。 在陈信宏面前。我的书评就显得太拙劣了。 谁愿意和我 一起写一个传说 你还梦不梦 疯不疯 ...
评分如果我们知道目标,知道敌人,知道前进的方向,那么唯一要做的就是划分每天的行程,并按计划执行。没有人可以规定这条路该有多长,这条路是每个人的个人之路,是他或她每天的必行之事,是他或她将从个人经历中得到的收获,是他或她实践自己的职业......如果迈向未来已经...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切格瓦拉写的,这种游记一点也不好看
评分24岁的格瓦拉,流浪在路上。我呢?
评分一次旅行,改变人生。在清新稚嫩的笔触里我们能触摸到格瓦拉灵魂的纯真。一个纯粹的人。
评分格瓦拉本人的文笔其实挺一般,远远不到职业作家的水准;但是这本旅行日记感情如此真挚;这旅行始于青年的风发,却耽于少年的玩乐。格瓦拉从此都是一个少年:他没有在工业部长的位子上脑满肠肥,却在刚果的丛林中瘦骨嶙峋;他没有在革命先驱的荣耀里固步自封,却在玻利维亚壮烈地立往生。他本来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文艺青年,应该作为一个医生受世人的尊敬和供养。但他扛起枪奔跑在每一片没有独立和平等的莽丛里,呼啸着穿过南美的每一片土地。
评分青年格瓦拉真是可爱。他一路上身无分文怎么可以碰到这么多好人混吃混住。附录的演讲颇有共产主义者气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