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是美国作家胡诺特•迪亚斯的处女作和成名作,这本包含十个短篇的集子,如今已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
多米尼加小男孩尤尼尔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去美国做了非法劳工,撇下他和哥哥、母亲艰难度日,绝望等待。五年离散后,一度抛弃他们另组家庭的父亲忽然返乡将他们接去新 泽西团聚,一家人开始了在美国的移民生活。
十个故事分别撷取尤尼尔的岛国童年和新泽西青春期生活片段,拼缀出有色移民挣扎于文化隔阂和物质匮乏中的边缘生存图景,凸显出在这贫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性意识初萌、渴望爱与归属的少年群像。语言轻简幽默,自然抒情,滑稽与诗意并行,唤人深思与自省。
【花絮】
1996年,处女作《沉溺》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迪亚斯因此入选《新闻周刊》“1996美国十大新面孔”,是其中唯一的作家。
迪亚斯荣获的文学奖项主要包括:普利策奖、全国书评人协会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马拉穆德短篇小说奖。
2010年,迪亚斯成为第一个担任普利策奖评委的拉美裔作家。
胡诺特•迪亚斯,1968年生,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波士顿评论》编辑,麻省理工学院写作教授。1996年以处女作《沉溺》引起巨大反响,一举成名,这部自传色彩浓厚的短篇小说集已成当代文学经典。时隔十二年,他的长篇小说《奥斯卡•王尔德短暂而奇妙的一生》甫一出版便获2008年普利策奖。
潘帕,文学读者与译者,另译有《芒果街上的小屋》、《圣诞忆旧集》、《神谕之夜》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美式的思维方式,有点看不懂。 貌似是自己水平不够吧。 这本书式一个朋友推荐来的,收藏在自己的书架上了。还没看完,内容有点难懂,阅读快感不算高。不过内容应该算经典,值得收藏 over。 继续补充一下 05.14 10个小故事...都是标准的美国故事。一些贫穷的,...
评分 评分 评分作为自身生命的游客,美国作家胡诺特•迪亚斯始终根植于记忆的故国之中,处女作《沉溺》如此,后期的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亦如是。他曾说,“我很爱圣多明各,也很爱美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的书就是我对故土写的一封告别信。”故乡的生活或许是灰暗的...
评分阅读《沉溺》的过程,是一次伴随有微微刺痛感的体验。读者往往在阅读时,恍惚看见一群桀骜不驯的多米尼加少年,在前面大步流星,引领着人们走在深沉的故事上。他们不时洒下一片沙粒,并转过头来,有些嫌恶的对读者说,要光脚走才行。读者信以为真的脱下鞋子,果然知道了那些尖石...
在《1996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中曾读到迪亚斯的《Ysrael》,具有生活的质感,没有保罗·奥斯特、麦克尤恩那样的小资情调,就记住了此人。这篇为《沉溺》开篇之作。
评分译得特别烂。特别烂!其实是个打乱时空角色的交错故事,不是独立的。建议从最后一篇看起来。
评分什么当代文学里程碑啊,好扯...
评分比喻太有画面感了。读着读着就觉得像是为冈萨雷斯写的剧本。
评分距离是多么容易坚牢起来,成为永远的阻隔。——十个自传体短篇故事之间互有连结,全部看完后又把前面的再翻翻才在脑海里完整勾勒出一个拉美移民家庭的辛酸和挣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