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探讨1840至1956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的最新著作,观点新颖并富挑战性。作者不同意海内外的流行见解,即把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视为传统社会的断裂,而认为共产党建立的政权不过是传统的某种变构。作者企图超越国共两党和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用大量史料证明,传统深层结构如何左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其实是超稳定结构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扑朔迷离,本书则简明清晰地勾画出社会变迁的主线,以新的视角来考察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金观涛,现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刘青峰,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前主编。
二人长期合作学术研究,合着的主要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观念史研究》等。
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用经济、组织形式、意识形态三者分析超稳结构,把意识形态的哲学观(道、进化论、辩证唯物、实践论)、社会观(地主主义、资本主义)、价值观(儒家经世致用、科学和民主、道德行为一体化)作为基因,基因的稳定决定了组织架构的稳定。 提出历史并不是简单...
评分通常,近现代史研究把中国150年来的社会变迁分作若干阶段,专家们尽可能熟悉每一段的各个方面,这犹如用放大镜和望远镜详尽的考察每一个细部。如果我们将望远镜倒转过来,就会出现一个相反的效果:历史事件的细部消失了,对象远离了我们,视野却大大扩展了,使得那些容易被忽略...
评分读《开放中的变迁》,一开始略有些不习惯。从小被官方精细而完满的历史解释方式灌输到大,对于这种新的历史观还一时不能很好的接受。而我也因此无法从书中固有的历史观出发来对其进行理解和评价,而是更多的时候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出发来对其进行观察、评价,也生成很多批...
评分通常,近现代史研究把中国150年来的社会变迁分作若干阶段,专家们尽可能熟悉每一段的各个方面,这犹如用放大镜和望远镜详尽的考察每一个细部。如果我们将望远镜倒转过来,就会出现一个相反的效果:历史事件的细部消失了,对象远离了我们,视野却大大扩展了,使得那些容易被忽略...
评分读《开放中的变迁》,一开始略有些不习惯。从小被官方精细而完满的历史解释方式灌输到大,对于这种新的历史观还一时不能很好的接受。而我也因此无法从书中固有的历史观出发来对其进行理解和评价,而是更多的时候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出发来对其进行观察、评价,也生成很多批...
1结构太完整了。2基于常识的理性。3恐怖感。
评分花了三天时间,读完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这本著作是《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续篇,具体内容,是用“超稳定系统”(ultrastable system)的理论假说来分析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一体化)结构自1840到1956年(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的社会变迁、思潮更替。 最有启发的是超稳定结构三个子系统在近现代遭遇外来文明冲击的情景下所发生的更替和调整,用这一模式来分析洋务运动、变法改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共两党之争直至社会主义革命,会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共产党在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社会如何一步步走到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和计划经济的,其代价是一个超级官僚系统的存在。
评分花了三天时间,读完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这本著作是《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续篇,具体内容,是用“超稳定系统”(ultrastable system)的理论假说来分析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一体化)结构自1840到1956年(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的社会变迁、思潮更替。 最有启发的是超稳定结构三个子系统在近现代遭遇外来文明冲击的情景下所发生的更替和调整,用这一模式来分析洋务运动、变法改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共两党之争直至社会主义革命,会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共产党在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社会如何一步步走到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和计划经济的,其代价是一个超级官僚系统的存在。
评分金观涛这一系列中国“超稳定结构”著作都在谈儒家化对于中国文明延续的影响,讲得很好,让人觉得有很大的启发性。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它仿佛在书本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疑问。 这个疑问是儒家化的中共意识形态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没有理论和文化上的说服力,那么需要意识形态基础的中国社会该何去何从?
评分这个模型在我看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到了第十章图10.3把魏晋南北朝和近代都一并纳入,包括对后来的推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