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1937—2006)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远东史博士学位。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亚洲研究会会员,全美学者联合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清朝开国史》、《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与孔飞力、史景迁并称为美国汉学界“三杰”。
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了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反应”研究模式。
印象中这本书买来蛮久了,看得也蛮久。对于偏学术类的作品,我总是挤不出什么话来,毕竟匆匆看完后,不但脑子里没记下什么,心里也没留下些什么。回顾大清帝国三百年历史,从明末的入关逐鹿,削发留辫开始,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评分 评分就像苏伊士运河的开挖使上海崛起为远东第一大港口一样,从表面上看,帝国的衰落源于中西方贸易摩擦而偶发的矛盾,历史总让人说不好哪些是偶然哪些是注定。 中华帝国的衰落过程中种种看似不常的巧合都源自中国整体国力的落后。士绅阶层的大规模逃税,从而使得国家的整体架构出现...
评分美国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采用的教科书。 经典的一部西方视角描述中国近代史的一部著作。魏斐德的文笔一向条理清晰,通俗易懂,且深刻地运用比较史学的手法探讨近代中国的内外部与世界格局的发展和变化。 相对于国内许多按年代记述的作品来说,魏老更多是按照划分当时中国内不...
评分《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是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本书自1975年问世以来,长期作为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入门课的教材,倍受好评。其成书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魏教授在地中海的一座希腊小岛上用一个夏天...
诚如ff姐所言,亮点是前三章,奠定了整个历史分析的基础。
评分翻译确实有点乱,不过总体来说还不错。
评分挺好。中学生读物里应该有这本。
评分儒家经典缺少关于何为“善治”的清晰定义,这导致王朝循环中,政治制度的变化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末,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入切断了“君-臣”的结构。但是通过“排外”进而“反现代化”引导的民众革命,没能启蒙民众,改变“臣-民”这一结构。结果是失去专制权力制衡的官僚权力无限膨胀,直到今天。关于翻译,个人觉得前半部分还好,后面确实比较糟糕,尤其第九章。
评分中国近代史最好的教科书之一,但是毕竟写得比较早了,魏教授去世前本打算修订,可惜未能如愿啊。这本书有个典故,这是他在希腊某小岛度假时写的,手里没有参考书,全凭记忆写,结果写到一半,手稿全被羊吃掉了。结果只能把他大儿子(当时还是个孩子)叫来帮他看着羊。就这么写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