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制的衰落

中华帝制的衰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1937—2006)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远东史博士学位。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亚洲研究会会员,全美学者联合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清朝开国史》、《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与孔飞力、史景迁并称为美国汉学界“三杰”。

出版者:黄山书社
作者:[美] 魏斐德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54
译者:邓军
出版时间:2010-9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611158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魏斐德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近代史 
  • 汉学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了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反应”研究模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者通过前三章的论述,即“农民”、“绅士”、“商人”奠定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切入口,在作者看来,一般编年史家会注意到社会、经济条件,但这仅仅是更富历史戏剧性的王朝政治背景之一,更重要的是往往不会被注意到的社会阶层的长期变化,也就是从社会结构深层的阶层区隔来...  

评分

本书浅白直接脉络清晰,展现一个帝国面对外来文明无可避免的衰亡过程。好的思想具有一定破坏性,本书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王朝循环”的天命论。事物有其规律,但事物的发展却不一定是注定。在深海安稳环境下上万年不曾变化的物种,不受外因影响却产生了变异的物种、受外来...  

评分

近现代中国历史有很多种写法。一种是剑桥中国史为代表的“挑战-回应”模式:在遭遇到来自外部的挑战之后,这个停滞的文明在不断的刺激之下予以被动的回应,向现代化转型;而另一种更符合标准教科书的论述则是:一个在内忧外患之下不断沉沦的国家,最终被革命和新思想所拯救,这...  

评分

印象中这本书买来蛮久了,看得也蛮久。对于偏学术类的作品,我总是挤不出什么话来,毕竟匆匆看完后,不但脑子里没记下什么,心里也没留下些什么。回顾大清帝国三百年历史,从明末的入关逐鹿,削发留辫开始,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评分

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本经典教科书。经典之处就在于,它跳出了大部分近代通史使用的编年形式,先从社会结构开始讲。在北美,中国历史学界有个概念,late imperial China,基本上就是指明清,也可以稍稍往前算到元,字面翻译是“晚期帝制中国”,代表了与秦汉(早期帝...  

用户评价

评分

1839年,涨起的潮水将中国人淹没。

评分

从经济史的角度切入政治变迁,是魏斐德的特长,《洪业》即是经典。本书中间的叙史部分比较浅易,基本上只是寻常中国近代简史教科书,但前面三章半的绪论部分视角很独特,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深入开掘的观点,最后一章对辛亥革命的论述也与国内常见路数迥异,从皇权与地方士绅社会互动的角度作了更深入的剖析,今年想做辛亥100周年纪念文章的人都应该一读。间或有一些史实错误,比如肃顺并非如作者所说“类似于17世纪的摄政王鳌拜”,只一味“信任满洲亲王的统治”,相反是当时上层官僚中对满洲贵族的腐败无能最为痛恨而最信任汉族官员(如张之洞)的一位。另外,本书翻译不至于像网上所传那么不堪卒读,但确实语句不通或错译之处颇多。。。

评分

倒不觉得只是因为翻译而差

评分

中国近代史最好的教科书之一,但是毕竟写得比较早了,魏教授去世前本打算修订,可惜未能如愿啊。这本书有个典故,这是他在希腊某小岛度假时写的,手里没有参考书,全凭记忆写,结果写到一半,手稿全被羊吃掉了。结果只能把他大儿子(当时还是个孩子)叫来帮他看着羊。就这么写完的。

评分

有一些低级错误,不知是译者的问题,还是原作者的问题,此书着实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