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朝廷的法典条文,民间的礼仪习俗,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指导着“华南”这个有意识的、历时数百年的地域建构进程?《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显示:历代王朝都致力于华南的政治整合。要培养出敬畏官府、纳粮当差、安分守己的良民。琏着王朝在华南的军事征讨、行政规划,一套关于权力的文化语言也渗透华南。这套语言有两个互相发明的关键词“皇帝”、“宗族”。它们渗透到一切礼节、身份、地位、财产权、商业习惯、社会流动、社区构建之中。华南与王朝中央之间的正统纽带,不仅建立于里甲与祀典之上。也建立在“宗族”这套语言之上。
“中国其他地方又如何?你能谈一谈吗?” 这问题很可怕。 ——科大卫在《皇帝与祖宗》一书的“尾声”中如此说道。“可怕”!这话令我不禁大笑,因为我也在某次研讨会上问过他类似的问题,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请他谈一谈中国其他地方,而只是一个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即“华南学...
评分本书主要描述了珠三角地区明清时期宗族的形成、发展、扩散和衰亡的历史。本书从制度层面讨论“皇帝”与“祖宗”,“皇帝”主要指用于控制地方的里甲制度为核心的赋税、服役、军事等的制度,“祖宗”主要指宗族为核心的控制土地、缴税、教育、水利和地方防卫的地方组织制度。可...
评分《皇帝与祖宗》一书分享提纲: 1.广东在宋代以前的边缘化和边疆化 2.两宋时代广东的地域建构与整合——地方士绅阶层的崛起,理学思想的传播与影响,佛教寺院与王朝国家和地方社区的整合 3.明代广东地域建构与整合的新特点——里甲制的强制推行,宗族结构的进一步催生(嘉靖...
评分尾声的部分写道: 区域历史的研究,如果不能产生出宏观分析,就会变成狭隘的地方掌故。事实上,也只有利用宏观分析,才能明白区域的历史,而要测试这些宏观分析,就不能只局限于一个区域。 因为这一句,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就提高了,这是视野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意义,实为不...
评分作者基本采取歷時的線索,追溯華南(廣州)地區宗族的發生與消亡。兩個時期是關鍵時期:16世紀的明代,基於儒家禮儀的宗族成為聯系國家與社會的紐帶;19-20世紀,現代民族主義和政治革命成為宗族消亡的力量,法律取代禮儀,形成合股公司。(18) 作者在序言中對宗族進行了界定...
历史人类学,华南研究,华南学派。 不是拿新材料说新问题就能展现其核心,科等人的眼光与研究方法,真的很值得潜心学习。
评分歪果仁专注起来还是很会用材料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缺少那种带有强烈在地情感的经验世界偏见,所以个中巨擘往往能以一种合理的他者介入异国视域,挖掘到本土学者极少重视的物状。当然,这样做的坏处就是很容易以为某些东西是个大新闻,例如本书的开篇前那些耸人听闻的话和第一第二章的铺陈
评分在两广地区待了十多年,常常迷惑于当地的习俗与社会组织,如他们十分重视冬至等传统节日,珠三角的每个村似乎都有祠堂,显得此地才有文化,反观北方的诸多村落就是一个行政村,没有祠堂,没有历史,没有族谱,除了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似乎这些地方才是文化沙漠,而那些遗留的传说、历史文本早就与它们脱落、滑离、飘散。实际上,按照作者的看法,诸如珠三角的宗族、祭祀礼仪于明代才开始形成,作为与政权的沟通、互动、整合与被整合的权力部署工具,它们因其比北方地区更晚形成,反而在近代有更强的生命力,到如今也是。
评分在华南,单姓村不仅普遍,而且是当地农村社会的主要秩序。宗族作为一个集体,有明确的成员制度,并能够拥有财产。在华南,宗族就是控股公司,能否成为该宗族的成员,取决于能否追溯到共同的祖先。而宗族成员的身份,必须以参与宗族祭祀、确立宗族谱系而展现出来。
评分在华南,单姓村不仅普遍,而且是当地农村社会的主要秩序。宗族作为一个集体,有明确的成员制度,并能够拥有财产。在华南,宗族就是控股公司,能否成为该宗族的成员,取决于能否追溯到共同的祖先。而宗族成员的身份,必须以参与宗族祭祀、确立宗族谱系而展现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