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帕·拉希利
印度裔美国作家,出生于伦敦,父母为印度移民,随父母三岁移居美国。
1999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获得2000年普利策小说奖。2003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同名人》,2006年被改变成电影。2008年出版第二部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她的其他短篇小说多在《纽约客》上发表。
2005年,拉希里出任美国笔会副主席,2012年进入奥巴马总统的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
裘帕拉希利擅长对于移民生活的描写。
《不适之地》是孟加拉裔美国女作家茱帕·拉希里的短篇小说集。2008年4月出版后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小说类第一名,并在当年的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评选中,直接从初选名单中被授予大奖,被评委们称为好到完全没有“真正的对手”。 《不适之地》围绕爱情、亲情和友情,共分五个短篇和一个三部曲式的中篇,主要讲述第二代印度移民在欧美社会的生活。他们面对的问题不止是两种文化间的选择与融合,还有他们与父辈第一代移民之间因观念不同引发的矛盾和心结。从孟买到西雅图,从加尔各答到罗马,他们感受着对爱情的感动,深处异乡的不适,婚姻的考验和同侪间的战争,带着孤独与不安、欢喜与悲伤在异国他乡生长并向下扎根。
美籍孟加拉裔印度移民茱帕•拉希里的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好到让人吃惊。 春节过后,飞去外地与亲友小聚,行前抓本薄点的书飞机上读。去途第一篇,也就是用作书名的《不适之地》读了一半,虽被其纤细、安静的书写所吸引,但由于近在眉睫的相聚,并不太能静下心来。久别...
评分充满的东方文化和细腻情感的书。 很久之前读的了,看泡芙小姐时,里面说的。好奇就买来看了,当时家庭关系还不较复杂,读里面好几个关于婚姻关系的故事,心里有些小小的震撼,原来心灵还可以是这样的。似乎某部分确实了,或许从来就没找到过。
评分感受之处从第二章开始才显露出来,这就像是我早就预料到一样 她平时的叙述 就像是平时到自己记日记 毫无功利之心 我想这是怎样都掩饰不了的,如果有其他目的的话 这是最最让我欣喜的地方,因为畅销书 所以更难得 如题,不适之地。再讲了两段印度人到美国之后的一些事,可我...
评分移民文学究竟会走到什么境界?除了疏离、恐惧、遗憾,是不是有些东西被蒙在移民文学这个标签下缺少了更深层次的思索,只是因为不适所以更多的问题凸显了,比如爱情,比如失去,比如童年。从这个角度说,拉西里写什么样的故事是不重要的,即使是曲折反复的爱情故事,也看过太多...
评分不适之地,第一篇和第三篇印象深刻,这些故事仔细回想,好像什么故事性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没有超出于普通生活之外的任何情节,但是很奇怪,就是非常吸引人,非常有画面感。叙述手段是主角,偶尔的神游心理活动,加上一些生活琐碎,整个节奏都是不疾不缓,匀速推动。好像是第一...
沉静,缓慢,细腻。怎么写出来的?最后一篇悲痛到喘不过气。
评分安静和细腻
评分细腻得令眼眶湿润
评分我最不擅长归纳总结,所以看完这本书,我很难一言道出其中的主旨,但是很轻易被里面的种种描述所吸引。绝对不可以一口气读完,否则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只会像注满水的气球,欲涨不破。何况最近的天气,阴冷到骨髓里了。
评分细腻得令眼眶湿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