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集《被束缚的人》(1953)是艾兴格尔早期创作的高峰。收录了1948年至1952年的十二篇作品。
作者: 伊尔泽·艾兴格尔 (1921-2016),奥地利作家。1948年发表长篇小说处女作《更大的希望》及部分短篇小说,一举成名。其短篇小说兼具超现实主义和诗意色彩,她被评论界称为“女卡夫卡”。在小说、诗歌、散文、广播剧等领域著作丰富,曾获四七社奖、卡夫卡奖、奥地利国家文学奖、内莉·萨克斯奖、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奖、维也纳城市奖等。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HW(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2390957/ 译后记 胡蔚 伊尔泽·艾兴格1952年凭借一则《镜中故事》获得“四七社奖”,成为战后德语文坛中备受瞩目的新星。作为战后最重要的德语文学团体,以里希特和安德施...
评分(转自凤凰读书) 不被束缚的作家:伊尔泽·艾兴格尔 by 廖伟棠 二战过去70多年之后,用中文去阅读德语作家伊尔泽·艾兴格尔,在时局此起彼伏的漩涡中,这是一件让人跃出漩涡而投身一个恐怖的美的行为。 就像爱尔兰诗人叶芝在《1916年复活节》所写:“一切都变了,一个可怕的...
待重读。智慧的形态在文学里的呈现让人如在梦中。
评分小说要讨好读者真的好难喔。荒谬可以,自圆其说不可以,开始可以,结束不可以。
评分2017年已读049:艾辛格尔被誉为“女版卡夫卡”,大概是因为她和卡夫卡一脉相承的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体认与呈现,如同同名小说《被束缚的人》一样,在她将真实与荒诞交织纠缠的书写中,记录的是被隔绝被异化被束缚的人生。但和卡夫卡的冷峻与绝望不同,艾辛格尔明显温度更高,更空灵温柔。《被束缚的人》除了可喻示人的生存状态,更可看成是艾辛格尔创作观的展现:束缚也是一种自由,自我的束缚有时反而成了摆脱羁绊的形式,“只有在特定的羁绊当中才能飞行”。
评分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准确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不是唯一的,而在文学所提供的形式场景里,这种意义甚至是可逆的,所以,自由和束缚是同义词,误会能等于真理,随意的玩笑亦可以是早有预谋的暗算,因而阅读伊尔泽.艾辛格尔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作为一个观看者而存在,必须去怀疑细节,拆解她所建造的秩序,尝试辨识人和生活关系里,那恒定不变之下的瞬息万变,然后凭借这股涌动的暗流,让自己从种种表象中退出,让旧观点有新的栽种,让自我在挪活之后得到另外一种解放。而这或许也就是一个作家能对一个读者所做出的最好奖赏。
评分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准确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不是唯一的,而在文学所提供的形式场景里,这种意义甚至是可逆的,所以,自由和束缚是同义词,误会能等于真理,随意的玩笑亦可以是早有预谋的暗算,因而阅读伊尔泽.艾辛格尔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作为一个观看者而存在,必须去怀疑细节,拆解她所建造的秩序,尝试辨识人和生活关系里,那恒定不变之下的瞬息万变,然后凭借这股涌动的暗流,让自己从种种表象中退出,让旧观点有新的栽种,让自我在挪活之后得到另外一种解放。而这或许也就是一个作家能对一个读者所做出的最好奖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