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集《被束缚的人》(1953)是艾兴格尔早期创作的高峰。收录了1948年至1952年的十二篇作品。
作者: 伊尔泽·艾兴格尔 (1921-2016),奥地利作家。1948年发表长篇小说处女作《更大的希望》及部分短篇小说,一举成名。其短篇小说兼具超现实主义和诗意色彩,她被评论界称为“女卡夫卡”。在小说、诗歌、散文、广播剧等领域著作丰富,曾获四七社奖、卡夫卡奖、奥地利国家文学奖、内莉·萨克斯奖、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奖、维也纳城市奖等。
被束缚的人 是被什么束缚 束缚究竟是利是弊 “要是让绳子给缠得不能蹦跳,那就失去了意义” 我想这是自我约束的原则 也是社会设立规章制度的原则 不立规矩不成方圆 但也不可丧失灵活性。 广告画 仿佛让我真的感受到了海报上那个年轻男子的渴望不可求 看破海报上一切虚假的美好 ...
评分'人们在回顾一生的时候,也可以确如看到镜中的映象一样,由近而远,从今到昔,在这时序的逆行中,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它有着卡夫卡式的开头:'醒来时,太阳正照在脸上,他不由得又把眼睛闭起来。他正想驱赶蚊子,却发觉自己被缚住了。'写卡夫卡式的审判:'既然他曾图谋采取行...
评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HW(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2390957/ 译后记 胡蔚 伊尔泽·艾兴格1952年凭借一则《镜中故事》获得“四七社奖”,成为战后德语文坛中备受瞩目的新星。作为战后最重要的德语文学团体,以里希特和安德施...
体小量大 读懂读不懂的各占一半 给翻译加分
评分圆角。封底易留痕。书小小的,翻不太开。书里尤其喜欢《广告画》、《黑夜天使》、《镜中世界》。《镜中世界》疾速、流畅,读着好惊奇……与书同题文的结尾两段很美。因多次重申的“我能轻易把绳子解开”,不太赞同译序对本文的解读。不过第一次屠狼那段也是真的轻灵漂亮……《拆封的军令》,其实从看到军令内容那刻就猜得到会有转折。还是荒诞……为活下来人做那么多挣扎,心灰意冷,能被误会两个字轻易消抹意义。《家庭教师》,那几声继续读的喝令真是非常耳熟……《月亮故事》很浪漫。坐月亮看不到月亮那段好眼熟呀。《窗剧场》,想了会儿老人和孩子的目光是怎样第一次对接~哎,警察来得那么快!面对的只是一些无声的逗乐姿势?《我的住处》,一个社恐……《绞刑架下的演讲》,“把绳索套在你们的脖子上,你们就能看到白鸽子的飞翔,看到风!”
评分译后记里写,艾兴格尔认为没有经历过灾难的时代比战争岁月更加糟糕,因为战争时代怀揣希望,而现在的时代只是一个虚弱的时代,虚弱得失去了清晰的意义和秩序。现在的作家只能做个观看者,观察和记录细节,而不是虚构情节和意义
评分这本在陪伴孩子上课外班的咖啡馆时间里译成的小书,读者的反馈让我感到了文字的力量,虚构的力量。
评分死,随即写。艾兴格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书写还真是特别,卡夫卡式的小说是有的,但更精彩的还是绞刑架下的演讲这一类书写者宣言,以及更多地专注内化的作品,总之,虽说是薄薄一小本,但确实值得反复重读,细细品味咂摸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