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是一本享譽中外、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也是一部中國學術的超級暢銷書。它是根據一代哲人馮友蘭在美國的講稿整理而成的,並且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中國哲學簡史》這個譯本是英文版流傳40年後,在馮友蘭的指導下由他的學生塗又光翻譯的。這是唯一一部由馮友蘭親自核定的譯本,也是最權威的譯本。
馮友蘭(1895——1990),中國現代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1920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係,師從杜威等名師,192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任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係主任、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他畢生的事業可以概括為“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他以《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小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等著作,成為中國近代以來能夠建立哲學體係的哲學傢之一。他是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做齣瞭重要貢獻的傑齣學者,也是影響巨大的思想傢之一。
相较于近乎厚上一倍的《中国哲学史》,同样为冯先生所著的简史一书,的确有些先生自序中自谦“小史耳,研究中国哲学,以为导引可也”的意思,然而先生也说“小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故而,择焉虽精而语焉尤祥也”。 1946年至1947年...
評分《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文/onlineforever 从什么开始知道有冯友兰这么一个人,已然完全不记得了。只是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再次看到某些关联的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物的的时候,才又会想起来他。在书中讲述金岳霖的故事的时候顺带讲述了林徽因、梁思成和徐志摩之间的...
評分很羡慕二三十年代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北大. 冯友兰先生就是那个时代和环境锻造出的最优秀的中国学者之一. 想想当时北大哲学门的讲师梁漱溟也不过二十三四,与冯友兰,顾颉刚这一批学生年龄相若,真真佩服元培先生的气度和水平. 当然,这番话是看此书之前的一些多余的感想. 冯先生写...
評分我以为这整本书的点睛之句,应当是这句了。 “(中国哲学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
評分馮友蘭先生從中國文化曆史發展中,抽齣瞭哲學這條綫,迴應瞭“為什麼中國沒有哲學?中國哲學從哪來,到哪去?”這些問題。娓娓道來,又清晰又好懂,像對小孩子講故事,卻又絕不在一些模棱兩可的爭議問題上敷衍你,馮友蘭老先生風骨可鑒。看完以後又找瞭印度哲學和西方哲學的書看,算是給我搭起瞭核心框架,非常感激
评分“此書易曉,娓娓可讀。”
评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微言大義,這書說是簡史,隻是”簡“在其文本的長度。很多話題的深度並不是像我這樣連哲學門檻都沾不上的人所可以理解的。在沒有完全理解的情況下,我沒有辦法評價此書
评分「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
评分1 馮先生所謂小史即簡史者,寫起來卻一點都不含糊。既生為中國人,則當讀此書,擺脫佛道儒一團混沌的迷信狀態 2說中國沒有哲學,則斷然是錯的。其實說儒傢隻講倫理不講哲學,也是既對又錯的。 3 大半本講先秦,其思想絢爛不遜於希臘,而對於本質問題的思索,中希起源之間給齣的答案相似,錶述方式不同。再一次,西哲必通柏拉圖。4 關於馮先生所說的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所說的是人在達到於平生之中的覺悟之前,必須藉助於語言,但若是始終抱住語言不放,隻會成為“語筌”,為瞭達到更高的靜默,須藉助於清晰的思考,但最終必須予以揚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