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伦敦落魄记

巴黎伦敦落魄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出品人:
页数:221
译者:孙仲旭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1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41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乔治·奥威尔
  • 英国
  • 小说
  • 外国文学
  • 英国文学
  • 奥威尔
  • 孙仲旭
  • GeorgeOrwell
  • 巴黎
  • 伦敦
  • 落魄记
  • 旅行
  • 小说
  • 都市
  • 情感
  • 成长
  • 冒险
  • 回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首部长篇力作。全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叙述了一位英国文人在巴黎靠打零工度日,挣扎在生活最底层的潦倒生活;下半部描述了这位文人从巴黎流落回伦敦,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沦为无业游民并到处颠沛流离的种种经历。书中穿插了主人公的感想和评论,对贫困的真实含义做了做了深入剖析。

本书写于1931年,屡次遭遇退稿。1933年终于被一家英国出版商慧眼看中,予以出版。随着英文版获得如潮好评,法文版也被法国著名出版社重磅推出。至此,奥威尔的才华初见端倪,并在文坛崭露头角。随着奥威尔的地位得以肯定,此书被介绍到各国,长销不衰。

奥威尔是那种你永远无法真正摆脱的作家……似乎无可避免受到其影响,以至于对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而言,如果他能拟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的名单……很可能都会把他放在前两名或前三名。——金斯利·艾米斯

英国历史上最富想象力的人,(因为)他是向着新方向行进。——V.S.奈保尔

他的《巴黎伦敦落魂记》让我喜欢得要命,我认为它是一部经典著作。在我看来,这仍是他的最佳作品。——亨利·米勒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他的一生如彗星,短暂而耀眼。代表作《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最为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在他死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生前。两部作品被译成六十多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四千万册。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和“新话”等词汇已经被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总的来说,在书里的俄国人名字通常都叫做 鲍里斯 这个名字,如果不叫 鲍里斯 就会一定叫 尤里 ,如果不叫 尤里 就会叫 伊万 ,总之不可能叫做 古德列夫斯基 这么长,因为大家记不住。我在小时候就常常吃这样的亏,看一些貌似艰深的书的时候,辨别人名字就花掉我大部分时间,往...  

评分

读过《英国式谋杀的衰落》的人很难想象得到,能写出为《英国式烹调辩解》或《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这般充满高度文学修养和精英主义文章的乔治.奥威尔,竟然曾当过底层的洗碗工甚至流浪汉,靠施舍度日。这不由得使人对他的经历感到好奇,也让这部记录他贫困生活的《巴黎伦敦落魄...  

评分

这两个月用下班的时间一点一点地看完这本书。 奥威尔一直是我的大爱,某种程度上《动物农庄》道出了我对政治的看法。最近从图书馆借了他的散文集Essay看,有种“多年未见,一见旧情仍在”的感觉,于是赶快找来这本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看(我称这书为《失魂落魄记...  

评分

奥威尔的文笔,犀利到象鼻尖有照相机,将亲身经历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的时候使人沉醉其中,忘记了身处之地。恍惚中也来到了那个时代的巴黎,那时的伦敦。读着看似悲惨的落寞故事,没有一点讨厌那些笔下活灵活现的人物,相反,喜欢那些曾经真实生活过的那个时代的人们,活的...  

评分

我每天晚上睡觉前读上一段,并不因为特别喜欢,而是枕头边就这么一本书,躺上床,我就不原意再爬起来去书橱挑一本书,所以,我这个月就一直翻来覆去的读者本书。 这本不断计算剩余的钱和食物,不断细致描写贫穷的书,让我体会到很久没有的津津有味的感觉。 也许其实我每...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旦你身无分文,等待你的就是这个世界。

评分

2015年第99本:读的“译言古登堡计划”版,从巴黎挣扎于贫民窟的社会底层,到伦敦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奥威尔赤裸裸地展示了贫穷、饥饿与肮脏,那些如丧家犬一般、在贫穷面前不知所措、为了生计殚精竭虑的古怪众生,他们的钻营、恐惧与卑微尽在这字里行间了。

评分

搞毛,我读的是这个版本,不是上一个。译文佳。

评分

尽管有《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本书仍然不失为一部杰作,尤其是对底层生活事无巨细地描写,可谓生动鲜活,一气呵成。

评分

生存,只是生存。巴黎的喧嚣,伦敦的灰颓。书里描绘了上个世纪欧洲两大都市底层人物的生存境况,了解到底层劳工承受的高强度劳作对人的思想意志力和未来感的剥夺,城市对流浪者的管制体系给流浪者带来的种种困境,更重要的是,通过靠近他们,理解他们是困境中的平凡人,而不是大多人想象中的危险怪物。(巴黎做洗碗工的经历打破了主角认为法国人对美食有鉴赏力的观念,让我想起我一个高中同学,假期在雪糕厂打工,之后再也没吃过雪糕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