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師學國學:讀書指南》是梁啓超先生《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和《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之閤集。前者介紹中國基本典籍,說明各書特點、讀法,文字淺顯簡明。後者為他在清華學校教授“群書概要”的講稿,印行前就已“各處紛紛函索傳鈔”,深受青年學生歡迎;對《論語》、《史記》、《左傳》、《詩經》等經典進行瞭係統介紹,對諸書作者、成書年代及過程、內容真僞及篇次、價值及讀法、校釋書優劣等問題一一細究,予人以翔實有用的指導。
梁啓超先生談瞭許多切身的讀書經驗,直到今天仍然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啓發意義。此次齣版,附錄收入《治國學的兩條大路》等四篇文字,希望有益於讀者。
中午吃饭和同事讨论互联网,聊着聊着却也说到了它会令人情变得淡薄。同事举一例子,一位老人过八十大寿,全家庆贺,然饭桌上却人手一台手机,半小时后,老人忍无可忍,掀桌而去,只留下众人愕然。 这是真实事情,记得央视一则公益广告播出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意为不要...
評分这本薄薄的小书是梁启超应《清华周刊》之邀,花3天时间(!!!可谓才力惊人)整理出的一份国学书目及主要书籍简要介绍,包括作者是谁,书中有多少是原著,书里讲什么,哪些部分有价值值得一读,历代的注释及相关书籍有哪些,怎么读。文言文写成,略为深奥,至少我看到后来都是...
評分谁都知道阅读经典的重要性,但很多人没有寻得正确阅读方法,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囫囵吞枣。因此,梁公手把手教我等后辈如何阅读国文经典。 梁公以《论语》为例,方法如下: 1. 先注意将后人窜乱之部分剔出,以别种眼光视之,免使蒙混真相。【古文经典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只留有残...
評分中午吃饭和同事讨论互联网,聊着聊着却也说到了它会令人情变得淡薄。同事举一例子,一位老人过八十大寿,全家庆贺,然饭桌上却人手一台手机,半小时后,老人忍无可忍,掀桌而去,只留下众人愕然。 这是真实事情,记得央视一则公益广告播出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意为不要...
評分梁公小心翼翼苦口婆心道:“我沒彆的要求,求求你們至少看看這幾本(篇)吧。”
评分知任公之曆史背景者或能同意其再擬一真正最低限度國學書目: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其它詞麯集,隨所好選讀數種。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學……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關於讀書方法:吃現成飯,是最沒意思的事,是最沒有齣息的人纔會喜歡的。鈔錄或筆記,笨是笨極瞭,苦是苦極瞭,但真正做學問的人,總離不瞭這條路。讀書分兩類:精熟者,則要求心細,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瀏覽者,則要求眼快,眼不快則不能博搜。做文獻學問,要懸以三個標準:求真,求博(好一則博),求通。關於為什麼讀:修養,學問,常識,根之所在矣。
评分梁公小心翼翼苦口婆心道:“我沒彆的要求,求求你們至少看看這幾本(篇)吧。”
评分任公是個可愛的人,讀書也講興味,又說“一個人總要養成讀書趣味”,實在是於我心有戚戚焉。本冊所收,雖屬普及,也時有己見,所列書目都相當中肯,分熟讀和瀏覽,同一書內又按篇章分為等次,比之鬍適,更為人考慮,所謂不是圖書館必備而是必讀書目,正在於此。又所附幾篇講稿也頗有意思。任公論讀書之用,不僅著眼於學術研究,更著眼於修養受用,前者乃文獻的學問,而後者乃德性的學問,為學之指歸,仍在於後者。往年老師曾說以學養德,此學最是養人,正同於此。又論具體方法,則標舉極笨極麻煩之鈔錄與筆記,並時於文中指點,譬如《春鞦大事錶》《廿二史劄記》《東塾讀書記》等均以此法成之,雖屬舊法,極其必要。又謂讀書有精讀,有泛覽,前者須心細,後者練眼快。諸如此類,誠可謂深知甘苦、度人金針之言。
评分最近兩周因為施老師推薦瞭幾本梁啓超先生的書,又順手買瞭《修身》係列的作品。讀起來覺得受益良多,又是興奮,又是感慨:為什麼我以前讀高中或者年輕一點的時候,無緣這些好的方法和思想呢?是不是那樣的話,對於中國文化的親近和積纍,能早一點快一點? 這是一生的功課,也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