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本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被评为 “全球二十家最美书店之一”,已成为到访东京的许多游客必去的文化圣地。由原研哉担纲品牌设计的这座优美的“林中图书馆”,是其创始人增田宗昭三十年来横跨四大领域的不断创新的结晶。他突破经验的壁垒,以“人性的尺度”重新丈量企业 的经营活动,将“卖场”变成“生活方式提案店”,在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的今天,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存在。其实,茑屋书店只是增田宗昭庞大商业王国中的冰山一角。1985年,增田宗昭创立了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公司,三十年来,在书店、图书馆、商业设施和家电四大领域发起创新经营,其中,CCC公司参与改造和管理的武雄市图书馆,一年内进馆人数突破一百万,成为当年日本举国热议的话题,而武雄市人口仅有五万人。
本书中,作者增田宗昭详细阐述了在这四大领域,尤其是茑屋书店和武雄市图书馆的创新过程。他提出的“人性尺度”、“顾客价值”和“生活方式提案”等理念,并认为从商业资本到“知”的资本,重新审视资本价值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对于各个行业实体店日渐凋敝的当下,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增田宗昭与武雄市市长樋渡启祐的对谈,商业资本与经营方式如何参与到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提高城市竞争力,对当下的城市发展也极具参考价值。
增田宗昭 Muneaki Masuda,1951年出生于大阪府枚方市。Culture Convenience Club(文化便利俱乐部)株式会社(CCC)总裁兼CEO。日本同志社大学毕业后进入铃屋株式会社,参与了轻井泽Bell Commons等开发项目。离职后,于19 83年创立“TSUTAYA 枚方店”,1985年成立CCC公司。该公司业务多样,除运营日本全国1400多家“茑屋”(英文名TSUTAYA,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图书、唱片、电影DVD租赁连锁店)之外,2003年推出跨业种通用积分服务“T积分”,会员人数已达到6000万。2011年在东京都涩谷区开设了复合型文化空间“代官山 茑屋书店”,又于2013年在人口仅五万左右的佐贺县武雄市改造并运营“武雄市图书馆”,大胆地将“代官山 茑屋书店”的理念引入公共设施。该图书馆开馆13个月,进馆人数突破100万人,引起热议。
译者 王健波,1985 年生于吉林省。先后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日语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TI(翻译硕士)专业。毕业后就职于翻译公司从事译审工作。现在是一名自由译者。微博 http://weibo.com/wjianbo
看这本书的一开始以为会是很无聊,但是开头以采访武雄市和作者为一个开始,让你慢慢就会给带动进去,还会以很多第一人称来做讲述,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特别是进了电梯,发现自己是不认识这个员工,从而想要重新解体公司,从新『创业』打招一个人的原...
评分 评分我估计很多人没法深入体会这本书的价值。其实作者颇有些斯蒂文乔布斯的企业家风格。 提出的企业建设理论是面向下一代复合型零售提出的思考和实践。 随着网络的发达,单纯的渠道价值会塌陷,能提供更深入和更复合价值的线下载体才有存在的价值。 作为和这家公司有过长久接触的少...
评分 评分知的资本论丨扩充选择即是自由 CCC书系里,最有价值的一本,增田宗昭反复强调线上体验的复杂性反而会刺激线下体验的需求性。那么文化卖场重点是要实现“顾客价值”,也就是说要做顾客的“买场”,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卖场”。他断定未来必然就会是“知的资本时代”,创造更多的...
茑屋书店老板所著,想看看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其表述为提案力或者说就是设计),但是总体而言更像是赶上了一个时代,开展了积分卡和家电业务,而且店面是巨无霸级别,这对当前书店借鉴意义不大。其经营范围一开始在书影音租赁,刚好与豆瓣相合,也许豆瓣的出路在这里?
评分今天模仿者众多的情况下,书中的内容大部分已不算太“新颖”。增田宗昭贵在有远见,在八几年已经想到了贩卖“生活方式”。其次是经营理念清晰,他反复强调自己的“首尾一致”,也就是说,不同于打造“概念”,而是花脑力花钱去落地这些想法,尤其是落实在企业组织架构这部分,一个集团说改就改了,有点被震惊到。
评分不卖单一产品,而是卖综合体验,这就是本书的核心。当下中国人对生活美学的理解,大部分都源于日本,因此曾田宗昭的想法是值得参考的。其实日本很多品牌都在走类似的路子,包括知名度更高的无印良品。
评分直觉像增田口述的,助理做笔录。看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我觉得其实是这样:ccc的底层道理与中国互联网体验式、参与式经济爆发增长的轨迹是一样的。身处这个行业,明晰这一逻辑的人自然心照不宣,大呼是对这几年中国互联网经济现状、未来的文艺式解读与预期。但不在这一语境中的人确实难拾一二:其一难在日本有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独特定义与解读,不与中国的话术语义同步。其二难在做文化向的人(即便增田身上的商业感非常浓厚)更偏故事性的品牌叙事,这是很靠后的视角了,很难解构清楚从0到1的底层道理。回述的东西讲得清楚“为什么”,但没有背景常识的话几乎听不出“是什么”。其三难在增田说的确实都是大实话,毫无保留。但普适性的知识沉淀最后一定等同于废话,这是行业通用的定理。最后难在,翻译吧,本质上就是一种filter bubble。
评分这种书,贩卖的就是“提案力”和阅读的辛福感,还计较什么排版贵啊。 茑屋书店,唯一的缺点是只卖日语——这算什么缺点,日语文盲是我的缺点。 即便如此,也可以泡一天。太喜欢的东西,我都想知其所以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