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的实验(重译本)

文艺评论的实验(重译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刘易斯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邓军海 译注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37606
丛书系列:C.S.路易斯作品集(精装新版)
图书标签:
  • C.S.路易斯
  • 文学批评
  • 文学理论
  • 文学
  • 文学理论与批评
  • 阅读
  • 方法论
  • 音乐
  • 文艺评论
  • 实验
  • 重译本
  • 文学批评
  • 理论研究
  • 翻译
  • 思想
  • 文化
  • 文本
  • 阐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爱,需要学习。爱文学,亦然。

现代以来,文学成为一门专业学科,文学批评成为一份专门职业,其最大悲哀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若不专研文学,倒离文学挺近;越是专研文学,反倒可能离文学越来越远,甚至完全隔膜。

无论你身处文学行当的外边还是里头,假如文学曾令你感动,假如你觉得那丝感动弥足珍贵,此书正好切你心怀。因为路易斯在此如对床夜语,谆谆劝诫爱文学的你 ——爱文学,应有怎样的阅读德性,又该避开哪些现代理论的陷阱。

较之一版,此版特点:

◎本书为重译本,更正之前译本的诸多错译、误译和漏译——之前译本漏译附录。

◎译者邓军海为C.S.路易斯的原文加注,进一步体现这位伟大的牛津学者的思想深度和力量。

作者简介

C.S.路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他在一生中,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他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学幻想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天路回归》、《魔鬼家书》(亦作《地狱来信》)、《返璞归真》、《四种爱》等等。他一生著书逾30部,有学术著作、小说、诗集、童话,他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支持者,时至今日,他的作品每年还在继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目录信息

译文说明 / 1
译者琐言 / 1
一少数人与多数人 / 1
二若干不当形容 / 9
三少数人与多数人如何使用绘画与音乐 / 29
四盲于文学者之阅读 / 55
五论神话 / 79
六 “幻想”之含义 / 100
七论写实 / 113
八敏于文学者之误读 / 144
九小结 / 169
十诗歌 / 180
十一实验 / 195
尾声 / 236

附:《俄狄浦斯》札记一则 / 25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但并不是靠着一时的新颖来取得热络的拥护——来阐述了对书籍的评价的“新”标准:   借由那些真正爱书之人对这本书的爱恋(态度..),来评价这本书是否好坏。但前提是,你必须先以一种尽量“客观”的——或更像是溺爱——态度去认识这本书:观...  

评分

作为一个基督徒 他从容的解答了很多的枝节问题 也许对部分人不重要 但是对于疑惑的人来讲 他的评论就是我们需要的 为什么会被许多教会冷落? 没有很多教会注意? 不是一天到晚在争论 基督徒能不能看神话吗? 不是一天到晚在讨论基督徒的认知 意识 和 处世方法吗? 这本书 可以...  

评分

读这样的书,以我的文字理解能力,需要慢慢的读,反复的读。 即使这样,有些文字,依然把握不了它的意思。 但我乐意去读。  

评分

C.S.路易斯(也译为刘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路易斯是公认的文学巨擘,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灵性作者。这个头衔保...  

评分

C.S.路易斯(也译为刘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路易斯是公认的文学巨擘,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灵性作者。这个头衔保...  

用户评价

评分

C.S.路易斯的几部作品是今年的最打动我的,或者说,那些忠实于最诚实的感受并相信最平易的文字力量的人,是最打动我的。将文学的理解还原为切己之事,并且越过一切用于炫耀的知识性术语——正是这些不断自我繁殖的术语摧毁了文学之赏(appreciation)而转为文学之用(use)——路易斯相信最纯粹的文学体验来自于一个小男孩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的《金银岛》。某种程度上,路易斯兼备我尊敬的批评家的两种品格:斯坦纳式的宏阔视野与概念创造,以及詹姆斯伍.德式的细节的考究功夫(虽然在本书中,所有细节路易斯都几乎只是简单提及)。“盲于文学”者的归纳真是好极了,真正的文学阅读者追求的必然是一部作品中events之外的东西,就好像真正的聆听者关注的是tune之外的存在。译者邓军海老师,是学界里我唯一敬重的那类人。

评分

路易斯的功底还是太深厚,借助了大部分译注才勉强涨了些知识,增加了理解。

评分

“敏于文学的人总是在闲静之时阅读,心无旁骛。如果无法专心一意、不受干扰地读书,哪怕只几天,他们也会感到若有所思”~路易斯

评分

自我认知外圆内方老学究的形象跃然纸上,想到陈嘉映。可能都想象自己说理清晰,娓娓道来,类比恰到好处,鞭辟入里。实际构建出的体系单薄勉强,解释到现代诗时已经捉襟见肘,已经冒出也可能会和政治修辞学一样成为流传千年的行省式传统这种奇怪笑话了,引起杠精不适。更别说要一边相信文字的本真力量一边又要做个按评卷规范拯救烂卷的考官。比起迫使自己达到易于接受被文学关联,不如只接受最终击倒了所有潜伏地怀疑的东西反倒是一种可靠的使用。

评分

要“接受”文学而非“使用”文学,永远保持热情和好奇,回归阅读本身,回归原初的感动和体悟。很受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