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的迷思

家庭作业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首都师大
作者:艾尔菲·科恩
出品人:
页数:162
译者:项慧龄
出版时间:2010-6
价格:2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560021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育儿
  • 教育理论
  • 教育学
  • 家庭作业
  • 子女教育
  • 家庭作业的迷思
  • 美国
  • 家庭教育
  • 作业负担
  • 学习效率
  • 亲子关系
  • 教育反思
  • 儿童心理
  • 成长困惑
  • 教育观念
  • 学校教育
  • 家庭参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系统审视了人们对家庭作业的通常辩解,比如提升成绩、巩固知识、训练学习技巧和责任感等。《家庭作业的迷思》作者艾菲•科恩指出:没有任何一项上述假设实际上通过了研究、逻辑及经验的检测。本书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学习的一系列误解及对竞争力错误的关注,不仅使我们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而且使我们的家庭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科恩告诉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作者简介

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美国作家、演讲家,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其批判多集中于教育、教养和人类行为等领域。在本书之前已经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用奖赏来处罚》(PunishedbyRewards)、《我们的孩子应得的学校》(TheSchool Our Children Deserve),以及《无条件的教养》(Unconditional Parenting)等。

目录信息

第一部 家庭作业的真相
第一章 失去的童年
第二章 家庭作业可以改善学习吗?
第三章 写功课有任何课业之外的好处吗?
第二部 家庭作业存在的六个原因
第四章 研究显示
第五章 没有提出的问题
第六章 关于学习,我们还不知道的部分
第七章 “更严格的标准”在家庭之间蔓延
第八章 最好习惯它
第九章 无所事事的手
第三部 找回理智
第十章 重新思考家庭作业
第十一章 做出改变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课业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儿子上幼儿园的作业已经能做到8点多了,上小学之后不知道是不是会整得更晚。于是入手这本《家庭作业的迷思》,认真读读。请特别注意,不要买书叫“做好家庭作业有7个秘诀”之类的书,写这本书的人自己还没把其中门道想清楚呢...  

评分

如果认同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练习,我感觉是无法完全否认家庭作业的,毕竟知识的记忆需要符合记忆规律--重复次数越多,记忆得越牢靠。而技能的熟练,也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 因此问题的根子,在于教育的目的。如果认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意志,是关乎人的...  

评分

家庭作业吃了你的家庭吗? 女儿在读初中。同龄孩子的家长聚在一起,说起学校的“狠劲”,无一不是在家庭作业上,课内的,课外的,各个补习班的,摞起来比孩子都高。不管是名师还是无名师,唯一的招数,就是多练,多练,再加上多练。 女儿读小学,家庭作业是家庭生活的重心,她...

评分

什么是假期的噩梦?我猜大多数孩子都会偷偷地在“作业还没完成”这个选项上打个小对勾吧。那,最容易点燃家庭战火的一句话呢?凡是家有学童的妈妈应该都会圈出“作业写完了吗?什么?还没有!!”。 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纪录片《家庭作业》,我仰慕已久,据说里面有很多小朋...  

评分

中国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课业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儿子上幼儿园的作业已经能做到8点多了,上小学之后不知道是不是会整得更晚。于是入手这本《家庭作业的迷思》,认真读读。请特别注意,不要买书叫“做好家庭作业有7个秘诀”之类的书,写这本书的人自己还没把其中门道想清楚呢...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点乏味

评分

《家庭作业的迷思》的迷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bcee2701019ta0.html

评分

与那本《性格的力量》一样,看似是亲子书,其实是学术书。这本是对美国教育中家庭作业的反思。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在家庭作业之外消磨时间的能力”。 除了学校和教育制度之外,这个家庭作业的问题其实还是和家长最有关系。在家庭作业之外,家长若有能力和精力,引导孩子从事其他事情,例如阅读、家庭活动、培育兴趣等,家庭作业自然不会成为问题。 至少我小时候这对我不是问题。呵呵。

评分

整本书更多地在阐述家庭作业产生弊端的观点,而没有更加规范的证据加以证明,也没有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理是那个理,但事不是那个事。

评分

「2018之9」作者是个很会提问和质疑的人,可惜通篇讲下来并没有看到“实打实”的研究论据,严谨度还是不够。如书名“迷思”所言,引起大家一些思考。在大环境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否有除作业外的途径可以达成,是需要不断反复探索、确认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