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生活世界

中國人的生活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高丙中
出品人:
頁數:252
译者: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2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117097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民俗學
  • 人類學
  • 高丙中
  • 社會學
  • 社會學/文化人類學
  • Folklore
  • 藏書
  • 鬍塞爾
  • 中國生活
  • 文化研究
  • 社會變遷
  • 傢庭生活
  • 傳統習俗
  • 日常生活
  • 民族精神
  • 生活方式
  • 社會結構
  • 價值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高丙中民俗學論著的匯編,並附有戶曉輝、劉曉春的延伸性論述。

高丙中在1988年完成的《民間口頭創作新探》藉助普列漢諾夫對社會心理與社會意識形式的區分來認識民間文學與民間口頭創作的關係,提齣民間文學隻是民間口頭創作的一個特殊部分,由此獲得超齣文學範圍的民間文化研究的理論依據。他在1991年完成的《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是熔鑄民俗學150年的思想資料而撰寫的理論民俗學著作。該文首先以“民”和“俗”為焦點評述瞭民俗學基本理論的曆史發展邏輯,繼而闡明瞭以生活和整體為取嚮的學術思想,然後將民俗學定位為以生活世界為觀照對象的知識生産。該文的立論為此後20年的民俗學經驗研究提供瞭理論和方法的支持。餘下的其他論文大緻都涉及民俗學路徑對於中國人生活世界的研究與關懷。

以文化自覺和自我反思為條件的中國社會科學要以認識中國人的生活世界為己任。民俗學界已有的探索隻是一個遲來的開始……

著者簡介

高丙中,男,1962年1月齣生於湖北省京山縣,從1978年開始在湖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學習語言文學、民問文學、民俗學,隨後在北京大學、夏威夷大學、加州大學伯剋萊分校研修文化人類學;從1999年開始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係人類學專業教授,兼任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和文化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傢。

圖書目錄

序言
上編 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
導言 正視關於民俗學對象的理論難題
第一章 民俗之“民”:學科史上的民俗學對象(上)
第二章 民俗之“俗”:學科史上的民俗學對象(下)
第三章 注重生活和整體:薩姆納關於民俗的理論
第四章 文化事象和生活整體:民俗研究的兩種學術取嚮
第五章 生活世界:民俗學的領域和學科位置
第六章 民俗生活
結語 完整的研究對象和全麵的學術取嚮
中編 民間口頭創作新探
導言
第一章 方法論:從比擬研究到個性研究
第二章 概念論:FOLKLORE的分類
第三章 本體論:從民間口頭創作到民間文學
結語 學科與對象互相界定
下編 走進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導言
第一章 知識分子、民間與一個寺廟博物館的誕生——對民俗學的學術實踐的新探索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現代與後現代遭遇:中國民俗學發展的機遇與路嚮
第三章 中國民俗學三十年(1978—2008)的發展曆程
結語
附錄
民俗與生活世界
從“民俗”到“語境中的民俗”——中國民俗學研究的範式轉換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上)       前一段时间读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看到一篇介绍“自由的石匠”的文章,共济会的英文直译freemason便是自由的石匠,虽然对于共济会的起源以及宗教的属性并无明确的说法,但我依然坚信这是兴盛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

評分

读《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上)       前一段时间读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看到一篇介绍“自由的石匠”的文章,共济会的英文直译freemason便是自由的石匠,虽然对于共济会的起源以及宗教的属性并无明确的说法,但我依然坚信这是兴盛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

評分

民俗学从发源,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路径,路途中的风景,故事和看风景,讲故事的人一直在变,户晓辉在《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的一书的开始举过一个例子,“”,在田野调查中的“恍惚”让我们迫不及待的寻找一个问题——到田野我们调研的是什么即民俗学的对象——的答案,这也成为户...  

評分

民俗学从发源,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路径,路途中的风景,故事和看风景,讲故事的人一直在变,户晓辉在《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的一书的开始举过一个例子,“”,在田野调查中的“恍惚”让我们迫不及待的寻找一个问题——到田野我们调研的是什么即民俗学的对象——的答案,这也成为户...  

評分

读《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上)       前一段时间读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看到一篇介绍“自由的石匠”的文章,共济会的英文直译freemason便是自由的石匠,虽然对于共济会的起源以及宗教的属性并无明确的说法,但我依然坚信这是兴盛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

用戶評價

评分

民俗學研究對象的探討

评分

上編進一步梳理瞭此前看到的一些民俗學基本理論和民俗學史,中編是從方法論、概念論、本體論建構民間口頭創作的學科理論體係,下編是通過日常生活在公共話語中的地位變遷分析中國民俗學發展的不同路嚮。存留的疑問:還需再思考日常生活與鬍塞爾現象學的生活世界的區彆

评分

假期的第一本非應試指定專業書,從迴傢拖到現在終於看完瞭。。。可以滾去看戶曉輝老師的東西瞭。。。

评分

高丙中老師的博士論文一部分,梳理瞭中外關於民和俗的概念演變、對民俗學學科位置的認識,入門讀起來還是很受啓發。

评分

硬把民俗學傍上現象學這個大款,除瞭證明民俗學者實在扶不起來之外,對民俗學發展看不齣有何益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