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常识的意味

本土常识的意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星
出品人:
页数:3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2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66656
丛书系列:未名社科菁华·人类学
图书标签:
  • 民俗学
  • 人类学
  • 2016
  • 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文化人类学
  • 未名社科菁华·人类学
  • 周星
  • 本土常识
  • 文化意味
  • 社会认知
  • 民间智慧
  • 生活经验
  • 地域特色
  • 传统价值
  • 常识哲学
  • 群体记忆
  • 生活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土常识的意味: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中国本土社会及母语文化的诸多事实和现象进行学术性探索的成果。作者尤其注重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象进行细致描述和深入分析,致力于"发现"本土常识的深层意味,同时也对本土常识的传承及其在现当代中国社会里的再生产过程给予了揭示。作者基于较为丰富的田野工作经验和实地调查资料而从容展开专题性论述,不断地追问着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事实与民俗现象,进而对很多被人们熟视无睹的"地方性知识"给出了独有新意的解读。本书堪称是一位生活在本土常识的"田野"之中并尝试走向"文化自觉"的本土人类学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晶。

作者简介

周星

陕西省丹凤县人,民族学博士。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现任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博士课程指导教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共同研究员等。

目录信息

上编 在生活文化中重新发现常识
饺子: 民俗食品、礼仪食品与“国民食品”
陕西韩城市党家村的花馍、礼馍及蒸食往来
灯与丁: 谐音象征、仪式与隐喻
姚村: 物态象征的民俗世界
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宇宙药”
端午节和“宇宙药”
人的“生/熟”分类与汉人社会的人际关系
实践的亲属关系——关于“娘家”与“婆家”的人类学研究
下编 本土常识的传承与再生产
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
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
“村寨博物馆”: 民俗文化展示的突破与问题
器物、技术、传承与文化——方李莉博士后出站报告读后
地方传统与闽南发展
从政治宣传画到旅游商品——户县农民画: 一种艺术“传统”的创造与再生产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与“印象中国”
汉服之“美”的建构实践与再生产
后记/鸣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篇就看饿了,气馁

评分

都是读过论文版的

评分

第一篇就看饿了,气馁

评分

第一篇就看饿了,气馁

评分

第一篇就看饿了,气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