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1925-1970)是日本著名作家,怪异鬼才,“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该奖候选人。日本著名比较文学研究家千叶宣一认为三岛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名,是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权威唐纳德·金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三岛在文学上探索着多种的艺术道路,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于一身,特别是采取日本古典主义与希腊古典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描写男性的生与死的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各方公认的。在美学的追求上,三岛着力于对深层心理的挖掘,从隐微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
以生活为题材向艺术挑战,以肉体为本向精神挑战,这便是三岛作品的真正意义。
三岛主要代表作品有《金阁寺》、《潮骚》、《假面的告白》、《春雪》、《奔马》、《禁色》、《镜子之家》等。
“丰饶之海”四部曲第三部。
1941年,47岁的本多见到泰国幼小的月光公主,相信她是由勋转世的,在返回日本后他开始研究轮回转世以及唯识论。面对化为废墟的东京,本多期待崩溃更加深化。11年之后,本多已经是初老男人,爱慕长大成人的月光公主,相信她是清显、勋的转生,同时因无法摆脱认知的世界而对自己绝望。月光公主20岁,在返国后因为遭响尾蛇咬腿而身亡,新一轮轮回似乎又将开始。
给三星似乎是有点冤枉,但是里面几处翻译问题着实令我不爽。还有印象的就是那个建筑用词“柱式”与“柱头”,当时的翻译大概是“柱头形”之类的吧,想想也能懂,但是还是记在心里了。另一个就是在翻译的上面加角标,注释了英文说是有两个意思。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样的翻译我...
评分人生五十年,纵观浮生诸相,往事皆如梦 第一次听到这个谣曲,是大河剧“利家与松”里,信长非常喜欢的曲子。当时有一集利家的父亲去世,信长折树枝,载歌载舞的唱了这首曲子。曲子本身是源平之战,平家的美少年敦盛悟到人世无常后所作。强如第六天魔王,也不得不屈服于因果,...
评分《晓寺》里三岛也对这些进行了探讨,借着本多的口,他说:既不热烈地渴望死亡,也不躲避突如其来的死亡。看起来本多是一个不厌恶死亡的人。 这倒是与三岛的行径有点儿不符合,他看起来就像是热烈地渴望死的那一类人。 当然,三岛并不是本多,相信在丰饶之海里,三岛自我的化身...
评分 评分和前两部《春雪》与《奔马》完全不同的是,这本书本多不再以观察者出现在故事中,真正成为了故事的主角。而讽刺的是,描述一向理性,对大多数事务都尝试去进行解释的本多,这次所表达的反而比前两本书更要晦涩难名。恰如开篇书中描写的泰国的湿热的藤蔓交织的泰国一样,虽然本...
宗教和百合和寿多则辱么,三岛恐怕就是因为怕变成晓寺而自我终结于奔马吧。
评分思辨性越来越强了。《春雪》的纯洁美好,《奔马》的纯粹奔放,在《晓寺》里已经随轮回的流转演化成了丑陋与衰朽,崇高和卑鄙也变得难以分辨。仅凭理性能否认识到佛教的轮回观?凭着理性是否可以实现感官与灵魂间的沟通?这本书野心很大,细节丰富、细腻,让人愈发期待第四卷。
评分读《丰饶之海》的顺序有点乱——从《春雪》到《天人五衰》到《奔马》最后到《晓寺》。《晓寺》主要篇幅试在探讨佛学、生死、轮回,较少篇幅涉及清显的转世即“月光公主”。月光公主前一秒还恣意青春,后一秒便被蛇误伤以致殒命,这正佐证了生死无常是人生。
评分宗教和百合和寿多则辱么,三岛恐怕就是因为怕变成晓寺而自我终结于奔马吧。
评分腰封上写:“神秘思想与爱欲情色迷宫中探寻生之源泉”,它是指向毁灭的。读到《丰饶之海》第三部,我隐约觉得,本多和清显及其转世在主旋律上是对立的,前者更多的表现为理性的,而后者则是非理性的成分更多一些,除却中立意义上的“感性”,也包括某些疯狂的成分。实际上,本多并不坚定,他尝试不断地接近后者,他攥着理性,却在主动得靠近后者的“侵蚀”。本多最终醉心于一种甜美的死亡之感,这好像是一种比较另类的觉悟。有人说三岛的美学是“变态”的,我倒认为绝非如此。他试图将某种“非理性的”、“疯狂”的成分——如同将一滴墨水滴入清水中一般——滴入理性,然而,美的正是这澄明液体中优雅地扩散的墨水。一旦这杯清水变得浑浊,那便是美丽以至于它原先的载体的毁灭时刻了。三星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