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破碎之处

词语破碎之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斯特凡·格奥尔格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莫光华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0842967
丛书系列: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图书标签:
  • 诗歌
  • 格奥尔格
  • 德国
  • 德语文学
  • 外国文学
  • 哲学
  • 文学
  • 词语破碎之处
  • 语言
  • 诗歌
  • 破碎
  • 存在
  • 意义
  • 表达
  • 孤独
  • 美学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词语的破碎之处:格奥尔格诗选》内容简介:格奥尔格作为一个极其“另类”的德语诗人,一直被重重迷雾遮罩着。海德格尔曾选取格奥尔格的作品加以阐发,旨在演绎其存在哲学。《词语的破碎之处:格奥尔格诗选》选译了格奥尔格各个时期的200余首诗作及一组散文,并辅以4篇评论和阐释,以有助于读者厂解诗人及其作品。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 格奥尔格

格奥尔格,S.,Stefan George (1868~1933)

格奥尔格

德国诗人。生于宾根附近的比德斯海姆,父亲是酒商。他曾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艺术史,并多次到欧洲旅行。结识了马拉梅、魏尔兰、纪德和罗丹等。1892年创办文艺刊物《艺术之页》 。1900年起在柏林、慕尼黑、海得尔堡等地过着脱离现实的生活。他不愿与法西斯合流,1933年去瑞士,同年在洛迦诺附近的米努西奥逝世。

格奥尔格是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艺术而艺术”文学潮流的主要代表。他反对1890年前后在德国兴起的自然主义,把法国的象征主义奉为创作的榜样。他的作品主要是诗歌,诗集有《颂歌》 (1890)、《朝圣》(1891)、《阿尔加巴尔》(1892)、 《心灵之年》 (1897)、 《第七枚戒指》 (1907)、 《新的帝国》 (1928)等。他的诗追求形式美,他认为这是艺术真正价值之所在。他的诗有反理性反人道的倾向。这种唯美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艺术主张和思想倾向,曾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赞赏,因而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文学史上称之为“格奥尔格派”,它的宗旨是通过创造严格的诗的美来振兴德国的文明。这个集团有作家沃尔夫斯凯尔、海泽勒和文学评论家贡多尔夫、沃尔特斯等。霍夫曼斯塔尔也曾一度与他们接近。格奥尔格在政治上虽没有同德国法西斯同流合污,但法西斯的宣传机构仍然利用他的思想为第三帝国服务。

目录信息

译者序卷一 早期诗选卷二 选自《心灵之年》卷三 选自《生命之毯和梦与死之歌》卷四 选自《第七个环》卷五 选自《同盟之星》卷六 选自《新帝国》卷七 选自《日子和作为》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德]F.W.赫尔曼 著 何晓玲 译 (本文节选自 Friedrich- Wilhelm von Hermann:《细微,但却鲜明的差异:海德格尔与格奥尔格》(Die zarte, aber helle Differenz: Heiddegger und Stefan George), Frankfurt/Main 1999. 文中所引诗句均为莫光华所译。) 在我们关于就语言本质进行的...  

评分

[德]F.W.赫尔曼 著 何晓玲 译 (本文节选自 Friedrich- Wilhelm von Hermann:《细微,但却鲜明的差异:海德格尔与格奥尔格》(Die zarte, aber helle Differenz: Heiddegger und Stefan George), Frankfurt/Main 1999. 文中所引诗句均为莫光华所译。) 在我们关于就语言本质进行的...  

评分

George和许多许多德语诗人一样,对于我是一个陌生的存在,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完全是因为我的浅薄无知),直到一见如故。第一次遇见这样纠结的一个男人,而且毫不羞赧于自己的纠结的不愿长大业已长大的尚有稚子之心的成年人,是因为他的一封信,一封给一位女性朋友的信: “·...

评分

我把远方或梦之奇迹 带着前往我国的边地 我苦苦守候命运女神 从泉源寻得她的名称 随即我将它牢牢握住 如今它光彩穿越疆土 我也曾历经漫漫长途 带去一颗柔美的珍珠 搜索良久她给我回复: “无物安睡在此深处” 它随即从我指间遁逃 我国就再未获此珍宝 源于悲...  

评分

[德]F.W.赫尔曼 著 何晓玲 译 (本文节选自 Friedrich- Wilhelm von Hermann:《细微,但却鲜明的差异:海德格尔与格奥尔格》(Die zarte, aber helle Differenz: Heiddegger und Stefan George), Frankfurt/Main 1999. 文中所引诗句均为莫光华所译。) 在我们关于就语言本质进行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压抑的哭泣,或许是愚蠢之举。

评分

个人觉得格奥尔格所写的东西,不仅语言十分晦涩,行文十分诡异,单词不区分大小写,主从句不用逗号且很喜欢插入很长的从句(还不是克莱斯特式的短从句,虽然会减慢阅读速度,但句子的主干还是十分清晰的);语言之外,更让人头疼的是所表达的意思,格奥尔格只为他的门徒(George-Kreis)而写作,所用的必是一种特别的话语,表达一种“精英”的思想,因而也让我怀疑是否有必要译介过来给一般读者,更怀疑译者能不能胜任(格氏大部分作品是诗歌)。看了这本书的翻译之后,觉得似乎没有必要翻译:不懂德语的人看了一头雾水,懂德语的人,何不直接见识下原文。(这似乎适用于所有德语诗歌的翻译)。书名翻译错误(误以gebrechen为brechen),至于书中不知其所指为何的硬译,其正确与否,就无从知道了,此类翻译,何不附上原文?

评分

个人觉得格奥尔格所写的东西,不仅语言十分晦涩,行文十分诡异,单词不区分大小写,主从句不用逗号且很喜欢插入很长的从句(还不是克莱斯特式的短从句,虽然会减慢阅读速度,但句子的主干还是十分清晰的);语言之外,更让人头疼的是所表达的意思,格奥尔格只为他的门徒(George-Kreis)而写作,所用的必是一种特别的话语,表达一种“精英”的思想,因而也让我怀疑是否有必要译介过来给一般读者,更怀疑译者能不能胜任(格氏大部分作品是诗歌)。看了这本书的翻译之后,觉得似乎没有必要翻译:不懂德语的人看了一头雾水,懂德语的人,何不直接见识下原文。(这似乎适用于所有德语诗歌的翻译)。书名翻译错误(误以gebrechen为brechen),至于书中不知其所指为何的硬译,其正确与否,就无从知道了,此类翻译,何不附上原文?

评分

词语破碎之处无物存在

评分

个人觉得格奥尔格所写的东西,不仅语言十分晦涩,行文十分诡异,单词不区分大小写,主从句不用逗号且很喜欢插入很长的从句(还不是克莱斯特式的短从句,虽然会减慢阅读速度,但句子的主干还是十分清晰的);语言之外,更让人头疼的是所表达的意思,格奥尔格只为他的门徒(George-Kreis)而写作,所用的必是一种特别的话语,表达一种“精英”的思想,因而也让我怀疑是否有必要译介过来给一般读者,更怀疑译者能不能胜任(格氏大部分作品是诗歌)。看了这本书的翻译之后,觉得似乎没有必要翻译:不懂德语的人看了一头雾水,懂德语的人,何不直接见识下原文。(这似乎适用于所有德语诗歌的翻译)。书名翻译错误(误以gebrechen为brechen),至于书中不知其所指为何的硬译,其正确与否,就无从知道了,此类翻译,何不附上原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