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与密室其他成员的相处、对性的好奇、对战争的看法、对知识的渴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援助者的感恩……
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本书由台湾知名作家、社评家南方朔作序。
作者介绍: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译者介绍:
彭淮栋,生于1953年,台湾新竹县竹东镇人,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台湾大学外文研究所肄业,曾任出版公司编辑。译文以典雅著称。
译作包括:《俄国思想家》、《现实意识》、《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西方政治思想史》、《普希金秘密日记》、《安妮日记》、《美的历史》、《丑的历史》等。
刚开始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我对日记这件事还是不屑一顾的——对于我来说,每天都要写东西简直就是太麻烦的一件事。可是看完了这本书,与其说我是被书中天真快乐的安妮和那样一个悲惨的时代背景之间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动,不如说是我重新认识了日记在人的生命里所承载...
评分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
评分自己根据一些资料整理的 版本A:这是日记的原始版本,安妮一共用了四本日记本。第一本是父亲送给她作为13岁生日礼物的红色花格子封面的日记本。第二本由克莱门先生买给安妮,记下了1943年的大部分日记,不过这本已经丢失。第三本和第四本保存了下来,其中第三本有着黑色的封皮...
评分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
评分Annelies Marie Frank Born 12 June 1929 Died Early March 1945 (aged 15) 这一切来的那么的突然。。。 虽然已事隔68年,对当时的一切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真实的生命突然之间在脑海中消失时;当从一个独立、乐观、聪明...
“总有一天,可怕的战争会结束,到那时,我们又会变成人,而不只是犹太人。” “我要用一座用混乱、苦难和死亡做成的建筑上建设我的人生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为屠杀犹太人,永远对希特勒无任何好感。
评分“我不相信战争只是资本家和政客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这句话我我一直记着
评分……初中阅读课必读读物
评分我一直尽量不让自己去想她的结局,毕竟人是殊途同归的。但不得不承认,她年级虽小,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解读力,却是可圈可点的。到后面,文字运用能力日渐加强,直白、简练,让很多矫揉做作的所谓作家汗颜。世有轮回,非常希望她下世能有机会成为作家。一定非常惊艳。
评分稍微无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