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老雜誌:細節中的民國記錄》內容簡介:20世紀30年代,是齣版業的繁榮期,1934年更是被稱為“雜誌年”。《再見,老雜誌:細節中的民國記錄》選取當年有較大影響的數十種雜誌,以這些雜誌為視窗和平颱,力求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細節,包括思想觀念的演進、文化理念的衝撞、社會消費的趨勢,以及知識分子和底層人民的現實生活等。
《再见,老杂志 细节中的民国纪录》,作者李勇军,作家兼编辑,从业经验丰富,虽说非学院派,却能从作者、编者、读者三重视野,观察民国的老杂志。 言论是杂志的存在。《国闻周报》第11卷第2期1934年1月1日出版,即开宗明义的刊出胡政之的时评《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 中...
評分《再见,老杂志 细节中的民国纪录》,作者李勇军,作家兼编辑,从业经验丰富,虽说非学院派,却能从作者、编者、读者三重视野,观察民国的老杂志。 言论是杂志的存在。《国闻周报》第11卷第2期1934年1月1日出版,即开宗明义的刊出胡政之的时评《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 中...
評分不仅仅是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杂志,更是30年代,那个时期的文化缩影。左派的文人,政治的文人,相互批斗对方,不像现在的“文化大团体”。而且,那些繁体字,那些个简单的排版,让人怀念的同时,感触到现在的异样。
評分不仅仅是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杂志,更是30年代,那个时期的文化缩影。左派的文人,政治的文人,相互批斗对方,不像现在的“文化大团体”。而且,那些繁体字,那些个简单的排版,让人怀念的同时,感触到现在的异样。
評分不仅仅是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杂志,更是30年代,那个时期的文化缩影。左派的文人,政治的文人,相互批斗对方,不像现在的“文化大团体”。而且,那些繁体字,那些个简单的排版,让人怀念的同时,感触到现在的异样。
這該是陳丹青說的民國範兒
评分可以說是一部雜誌視角的民國史瞭,海量的八卦啊,可惜隻聚焦於30年代,不夠過癮,
评分看瞭《良友》和《人間世》,那時候,幾韆年未有之變局,四萬萬人民之去來……
评分類似博客的集閤
评分雜誌的背後是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