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杂志:细节中的民国记录》内容简介:20世纪30年代,是出版业的繁荣期,1934年更是被称为“杂志年”。《再见,老杂志:细节中的民国记录》选取当年有较大影响的数十种杂志,以这些杂志为视窗和平台,力求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细节,包括思想观念的演进、文化理念的冲撞、社会消费的趋势,以及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的现实生活等。
用这个已经被用烂了的题目本身就又一次证明了这句话。 有点绕。 然而看完这本介绍1933-1934年民国杂志的专著,我还是不得不如此感慨。 其时正是所谓民国“黄金十年”,剿匪取得阶段性胜利,8年抗战尚未打响,老蒋总统发起新生活运动,各种摩登玩意你方唱罢我登场, 写东西有种...
评分不仅仅是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杂志,更是30年代,那个时期的文化缩影。左派的文人,政治的文人,相互批斗对方,不像现在的“文化大团体”。而且,那些繁体字,那些个简单的排版,让人怀念的同时,感触到现在的异样。
评分不仅仅是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杂志,更是30年代,那个时期的文化缩影。左派的文人,政治的文人,相互批斗对方,不像现在的“文化大团体”。而且,那些繁体字,那些个简单的排版,让人怀念的同时,感触到现在的异样。
评分不仅仅是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杂志,更是30年代,那个时期的文化缩影。左派的文人,政治的文人,相互批斗对方,不像现在的“文化大团体”。而且,那些繁体字,那些个简单的排版,让人怀念的同时,感触到现在的异样。
评分用这个已经被用烂了的题目本身就又一次证明了这句话。 有点绕。 然而看完这本介绍1933-1934年民国杂志的专著,我还是不得不如此感慨。 其时正是所谓民国“黄金十年”,剿匪取得阶段性胜利,8年抗战尚未打响,老蒋总统发起新生活运动,各种摩登玩意你方唱罢我登场, 写东西有种...
很偶然的情况下在书店淘到的,很便宜的价格,但是确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书,那些民国时期的记忆以及很多被我们渐渐遗忘了的那时候的文人……后来发现,那时候的文人会因为一个理想而不计盈亏的办一份杂志,这样子的事情,现在是没有了吧?
评分多丰富的出版以往。
评分旁征博引不深入,说了和没说一样,说八卦也不鲜活。留来做索引可以。可读性不强。完全翻不下去
评分林家铺子原名叫倒闭 可惜发表在申报创刊号上 看起来太丧 和茅盾商量改了名 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慢慢整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