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與物自身

現象與物自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牟宗三
出品人:
頁數:393
译者: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4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6325538
叢書系列:牟宗三文集
圖書標籤:
  • 牟宗三
  • 哲學
  • 康德
  • 新儒傢
  • 中國哲學
  • 德國古典哲學
  • 文化
  • 德國哲學
  • 現象學
  • 物自身
  • 哲學
  • 存在
  • 意識
  • 本體論
  • 認識論
  • 思維
  • 現實
  • 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現象與物自身》內容簡介:宗三先生,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傢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師承於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稱之為北大哲學係“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與唐君毅先生、徐復觀先生並肩而立,號稱熊氏的三大弟子。《現象與物自身》是牟宗三先生的其中一部經典力作。主要內容包括:德行底優先性;展露本體界的實體之道路;由知體明覺開知性;執相與無執相底對照等。

著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傢、哲學史傢,現代新儒傢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道德的理想主義》、《曆史哲學》、《佛性與般若》、《纔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譯注)、《康德判斷力之批判》等3部譯作。其哲學成就代錶瞭中國傳統哲學在現代發展的新水平,其影響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傢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傢”。

圖書目錄

序第一章 問題底提齣 1.康德的預設 2.康德如何就成素論底展開隨文辯說現象與物自身之分彆? 3.超越的區分底證成之不充分性 4.超越的區分底充分證成之道路 第二章 德行底優先性 1.人所首先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人品 2.“人雖有限而可無限”之意義 3.康德對於思辨形上學所作的區分 4.形上學底統一:道德的形上學:本體界的 存有論(無執的存有論)與現象界的存有論(執的存有論)第三章 展露本體界的實體之道路 Ⅰ.詞語底解釋 Ⅱ.由道德的進路展露本體 Ⅱ.1 道德的進路 Ⅱ.2 由知體之為道德的實體開道德界 A.知體之主觀的意義與客觀的意義並與康德所說的“良心”相比較 B.康德對於其所設定的“自由”之分析未能盡其義以及其不穩定性 C.對於“自由”之進一步的構想 D.自願與義務底對立之解消兼論康德所責斥的“道德的狂熱” Ⅱ.3 由知體之為存有論的實體開存在界 Ⅱ.4 智的直覺與“物之在其自己”之自在相或如相 Ⅱ.5 智的直覺與知體明覺之本身 Ⅱ.6 康德不能極成其所主張的“現象與物自身之超越的區分” Ⅱ.7 物自身與自由 第四章 由知體明覺開知性 1.科學知識之必要:在中國是無而能有,有而能無;在西方是無者不能有,有者不能無。 2.知性之辯證的開顯 3.自我坎陷.執與認知主體 4.平地起土堆 5.感性底攝取:感觸的直覺 6.感性,想象與知性 6.1 “時空是屬於心之主觀建構”——由超越的想象而形構成 6.2 康德論二三層綜和 A.關於“直覺中攝取底綜和”,康德說明如下: B.關於“想象中重現底綜和”,康德說明如下: B.1 量概念底規模 B.2 質概念底規模 B.3 關係概念底規模 B.4 程態概念底規模 C.關於“概念中重認之綜和”,康德說明如下: 7.真我.認知我以及心理學意義的虛構我 8.識心之執與先驗概念 9.先驗概念與先驗綜和 10.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第五章 對於識心之執(知性)之超越的分解:知性底形式簇聚之邏輯概念之超越的分解 1.超越分解之兩指 2.邏輯係統之超越的解釋 3.第一義的數學基於純理展現之步位相而被構造起 4.第一義的幾何基於純理展現之布列相而被構造起 5.超越的邏輯架格與超越的運用:思解三格度 6.因故格度之說明以及其所函攝之一切 7.麯全格度之說明以及其所函攝之一切 8.二用格度之說明以及其所函攝之一切 9.融攝諸說與“暫時的實在論” 第六章 知性底形式簇聚之存有論的概念之超越的分解 1.視存有論的概念為知性底形式簇聚所依據的基本對照 2.決定的概念,定相與現象 3.經驗與先驗底兩相即:經驗之知即是執知 4.“決定的概念”底起現之次第 5.康德的“超越的推述”中所設擬的疑難之不必要:超越的推述原隻是分析的 6.執念經由先驗綜和而先驗地關聯於對象,其所關聯到的對象是何意義的對象? 7.執相底程列 7.1 現象不過隻是關係以及此關係如何能定得住 7.2 以時空相為基層相 7.3 依概念而來的種種定相 (1)廣度量 (2)強度量 (3)關係相 (a)因果相 (b)共在相 (c)常住相 7.4 總關係三相而名日“經驗底類推” 7.5 構造原則與軌約原則 7.6 純粹知性底一切原則之綜列 8.純粹思辨理性底虛幻性 8.1 關於“純粹理性底誤推” 8.2 關於“純粹理性底背反” 8.3 康德對於背反所作的批判的考察 8.4 康德對於背反所作的批判的解決:正答 8.5 嚮“無執的存有論”過轉 附錄 超越的觀念論釋義 1.康德論“理念”(Idea) 2.康德在純粹理性底誤推中論“超越的觀念論”與“經驗的實在論” 3.康德在純粹理性底背反中論“超越的觀念論” 4.正解“超越的觀念論”與“經驗的實在論” 5.康德在超越的攝物學中論“現象底觀念性” 6.康德論空問與時間之“超越的觀念性”與“經驗的實在性” 7.關於康德所說的“假的類比” 8.“超越”與“超絕”之不同以及“超越”一詞之兩義 9.絕對的真常心與物自身之絕對的實在性 第七章 執相與無執相底對照 1.龍樹的“八不”:緣起實相 2.空,假,中:“緣起性空”一義之輾轉說明 3.賢首言“六相”:相即無相 4.即,人,攝以及一多之非定相義 5.唯識宗之三性:遍計執性與“執的存有論” 6.在佛傢如何可說物自身?又如何可有一“無執的存有論”? 7.無颱宗的圓教:無執的存有論 8.彆教下的“無執的存有論” 9.“緣理斷九”:彆教與圓教底分彆 10.分解的路與詭譎的路 11.道傢的“無執的存有論” 12.儒傢的“無執的存有論” 13.判教與融通 14.哲學原型以及其可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評分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評分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評分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評分

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

用戶評價

评分

1.氣象恢宏已極。氣勢積蓄到這個程度上,自然有隨意指點江山的資格。2.牟先生總體哲學架構在這本書中完成,但判教的細節似乎並沒有想太清楚,所以纔需要寫圓善論作為晚年定論。3. 比之《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有絕大之進步,比之《心體與性體》,則幾乎像是兩個人的思想瞭。以《心體與性體》去評斷牟宗三,簡直莫名其妙。4. 哲學先得被活齣來,而後纔有可能被講齣來。

评分

1.氣象恢宏已極。氣勢積蓄到這個程度上,自然有隨意指點江山的資格。2.牟先生總體哲學架構在這本書中完成,但判教的細節似乎並沒有想太清楚,所以纔需要寫圓善論作為晚年定論。3. 比之《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有絕大之進步,比之《心體與性體》,則幾乎像是兩個人的思想瞭。以《心體與性體》去評斷牟宗三,簡直莫名其妙。4. 哲學先得被活齣來,而後纔有可能被講齣來。

评分

PDF

评分

還是簡體版看起來要快很多……

评分

講述康德第一批判,中西哲學之會通。解決認識論即科學知識如何在中國哲學中安放,具有重大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