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在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居主导和领先的地位。道德高于认识,伦理学高于认识论,行高于知。只有人心中的实践理性所规定的道德法则才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性,才能成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准则。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甚丰,包括构成其批判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以及《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道德形而上学导论》(1785)等。
艰难读完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一种先验唯心论体系,大致围绕德性、幸福、道德律、至善、悬设(上帝、自由、不朽)一些基本的概念展开,还比较了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不同(前者可以对对象进行直观,而后者是实践意图的谓词规定)。总的基调是突出在道德行为方面与经验、感...
评分艰难读完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一种先验唯心论体系,大致围绕德性、幸福、道德律、至善、悬设(上帝、自由、不朽)一些基本的概念展开,还比较了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不同(前者可以对对象进行直观,而后者是实践意图的谓词规定)。总的基调是突出在道德行为方面与经验、感...
评分【按语:康德核心的道德观念或许极为简单,可以还原为卢梭《爱弥儿》卷4“萨瓦省牧师的信仰告白”里的一段话:“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或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所以我把这个原则称为良心。…良心啊,良心...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566.html] 他之所以能够做某事,乃是由于他意识到他应当做这事,并且在自身之中认识到自由,而如无道德法则自由原本是不会被他认识到的。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被引证的“他”,是一个在经验中的人:一个男人据说有淫欲的禀...
评分【按语:康德核心的道德观念或许极为简单,可以还原为卢梭《爱弥儿》卷4“萨瓦省牧师的信仰告白”里的一段话:“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或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所以我把这个原则称为良心。…良心啊,良心...
康德。其实我根本没读懂。
评分只有人心中的实践理性所规定的道德法则才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性,才能成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准则。
评分蜜月读物,在飞机、巴士和旅馆里断断续续地读,到罗马的时候读完了。关文运的译本是读起来最顺溜的一个译本,若干语句太中文了~~
评分这本书读的很吃力,许多地方看了又看。尤其是开头,从邓晓芒的语境一下子跳到关文运的译笔中,简直有种不知所云的挫败感,好在三十多页后,终于适应下来,索性回过来重新看起。薄薄的一本书,我却看了整整十天,中间反复想到两个人。一个是达尔文,还有一个是弗洛伊德。康德先生的自爱、意志和道德法则,多像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呀。
评分关文运的版本真是优点多多,文笔好,风格简洁,术语形象准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