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習錄

人文講習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牟宗三
出品人:
頁數:2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6325552
叢書系列:牟宗三文集
圖書標籤:
  • 牟宗三
  • 哲學
  • 中國哲學
  • 講座討論
  • 文化
  • 國學
  • 古典
  • 談話
  • 人文社科
  • 文化
  • 曆史
  • 哲學
  • 思想
  • 社會
  • 教育
  • 通識
  • 散文
  • 隨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文講習錄》內容簡介:牟師宗三先生,自一九四九年夏鞦之間渡海來颱,次年起任教“颱灣師範學院”(颱灣師範大學前身)。校中社團有“人文學社”,設有人文講座,經常講習國學、史學與文化思想,青年學子多所興發。唯學校社團不免有所局限,而社團之活動亦難免於浮泛。先生有感於此,乃另行發起“人文友會”,本乎開放獨立之精神,采取師友聚會之方式,進行課外之講學。

人文友會,彼此是師友關係,師友是一倫,師友之關係是人格與人格相接之關係。故彼此要處得親切,要相知,要常見麵問學。人不可“孤學寡友”,必須“親師取友”,以期道義相勉,學問相益。如此,乃能敦品勵學,陶鑄人纔。

友會之聚會,皆有記錄。《人文講習錄》遴選瞭牟宗三先生時任颱灣師範學院時,在學校社團“人文學社”的友會之聚會記錄。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編印說明第一篇 友會之基本精神與願望第二篇 反灰色第三篇 惻隱之心與良知第四篇 生命之坦蕩與開朗第五篇 理智與意誌對立第六篇 生命與理性對立第七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第八篇 意誌與超意誌第九篇 邏輯的我與道德的我第十篇 具體的解悟與抽象的解悟第十一篇 無可奈何的缺憾第十二篇 時代使命與文化意識第十三篇 自然與文化的對立第十四篇 質的世界之根源心性之學第十五篇 王學的歧齣第十六篇 古人講學的義法第十七篇 王學的正解第十八篇 中國文化的發展第十九篇 理與事第二十篇 略論儒傢的工夫第二十一篇 通嚮新外王的道路(一)第二十二篇 通嚮新外王的道路(二)第二十三篇 通嚮新外王的道路(三)第二十四篇 理性的運用錶現與架構錶現第二十五篇 民主政治與道德理性第二十六篇 普遍性與個體性第二十七篇 黑格爾哲學與存在哲學第二十八篇 中西思想諸問題之討論第二十九篇 存在的進路與非存在的進路第三十篇 精神哲學與自然哲學第三十一篇 理智美學與道德意識第三十二篇 懷悌海哲學大意第三十三篇 懷悌海哲學之問題性的入路第三十四篇 唐君毅先生講人學”第三十五篇 師友之義與友道精神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今天是人文友会第一次聚会。以后每两周一次,有一定期之聚会。每人须有一定研究工作,或读有关书籍,及做心得报告与讨论。我们这个会带有一种转移风气的使命。各位毕业后,总要在学术上有一种理路,获得一点成就,不能只是说空话、喊口号。每人总要有一题目,作为研究对象,借...  

評分

今天是人文友会第一次聚会。以后每两周一次,有一定期之聚会。每人须有一定研究工作,或读有关书籍,及做心得报告与讨论。我们这个会带有一种转移风气的使命。各位毕业后,总要在学术上有一种理路,获得一点成就,不能只是说空话、喊口号。每人总要有一题目,作为研究对象,借...  

評分

今天是人文友会第一次聚会。以后每两周一次,有一定期之聚会。每人须有一定研究工作,或读有关书籍,及做心得报告与讨论。我们这个会带有一种转移风气的使命。各位毕业后,总要在学术上有一种理路,获得一点成就,不能只是说空话、喊口号。每人总要有一题目,作为研究对象,借...  

評分

自一九四九年夏秋之间渡海来台,次年起任教“台湾师范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前身)。校中社团有“人文学社”,设有人文讲座,经常讲习国学、史学与文化思想,青年学子多所兴发。唯学校社团不免有所局限,而社团之活动亦难免于浮泛。先生有感于此,乃另行发起“人文友会”,本乎开...

評分

遇到这本书是有天无聊不知怎么和女同事走进解放碑商场里头的那个新华书店,借由翻书等人。同事一早就在那里坐下了,找了个不知什么看的很有意思。我贱,总要东走走西摸摸,看够才罢休。不小心摸到一套牟宗三文集,一大半带着塑料膜没开封。翻翻检检,赖上这本《人文讲习录》。 ...  

用戶評價

评分

義理很多都還不是很明白,畢竟中西哲的底子薄的很,但還是有很多點醒人的地方。

评分

牟先生可以算是人生的大恩人

评分

簡單輕鬆容易讀,很多儒傢內容中西對照,頗有發明

评分

我看過的比較通俗的講習書

评分

隨手筆記兩段: 1、西方對生命瞭解不夠,對理性亦瞭解不夠,對耶穌馬丁路德所錶現的生命裏瞭解不夠,對康德所講之理性亦瞭解不夠。” 2、盡時中國人忘掉自己的文化傳統,完全不知我們的前聖往賢,都是在生命上講學問,他們是首先把握生命。但是他們的把握,一方固不是詩人、文人口中的贊嘆,一方也不是西方人所錶現的生命隻是生命、與理性為對立。他們首先把握生命,同時也首先把握理性。但是,他們的理性,一方固不是外在的純智的理性,一方也不是與生命對立。所以我們的生命理性都是西方人那種破裂對立的方式走,把數韆年古人所給我們講的和諧調護生命之學,因而所給我們的“和諧的生命”全部遺忘而毀棄瞭。然而西方人那種對立的境界實在低得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