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之思维方法•诗的原理

中国人之思维方法•诗的原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徐复观 著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徐复观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48.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10825583
丛书系列:徐复观全集
图书标签:
  • 徐复观
  • 中国哲学
  • 新儒家
  • 文学
  • 哲学
  • 翻译
  • 科普
  • 中国社会
  • 中国哲学
  • 思维方式
  • 诗学
  • 文化研究
  • 中国文化
  • 传统文化
  • 诗歌理论
  • 认知科学
  • 哲学史
  • 文学批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新儒学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全集之一种,系作者两部译著的合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译自日本文学博士中村元氏所著的《东洋人之思维方法》中的一部分,著者从判断及推理之表现形式上以考察思维方法之特征;更将此特征验之于文化现象,认为文化现象是由思维方法所制约的。《诗的原理》是以诗为中心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著者通过对主观与客观的两条线索进行条分缕析,以发现诗在整个艺术中的地位。更将艺术中,尤其是文艺中的其他部门,细心剖白比较,以凸显出诗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或文艺的特性。

作者简介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目录信息

中国人之思维方法
译序
译例
第一章序论
第一节东洋人的思维方法问题
第二节思维法则、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形态
第三节思维方法与语言
第四节思维方法与论理
第五节思维方法与诸文化现象
第六节
表现在外来文化之容受形态上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
在单纯的判断与推理之表现形式上所表现的
思维方法的特征
第一节汉语在语言上的特征
第二节包摄判断及同一判断
第三节内属判断
第四节存在判断
第五节推理
第六节连锁式
第三章
表现在诸文化现象上尤其是表现在对佛教
之容受形态上的思维方法之特征
第一节序
第二节具象的知觉之重视
第三节抽象思维之未发达
第四节个别性之强调
第五节就具象的形态而爱好其复杂多样性
第六节现实主义的倾向
第七节个人中心主义
第八节重视身份的秩序
第九节尊重自然之本性
第十节折衷融和的倾向
第四章结论
第一节一般东洋人之思维方法
第二节东洋思想之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三节思维方法之差异的认识根据与实在根据
修订版后记:徐复观教授留下的两本译品
诗的原理
译序
概论:诗是什么?
内容论
第一章主观与客观
第二章艺术的两大范畴—音乐与美术
第三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四章抽象观念与具象观念
第五章为生活的艺术为艺术的艺术
第六章表现与观照
第七章观照的主观与客观
第八章感情的意味与知性的意味
第九章诗的本质
第十章人生中的诗的概观
第十一章艺术中的诗的概观
第十二章特殊的日本文学
第十三章诗人与艺术家
第十四章诗与小说
第十五章诗与民众
形式论
第一章韵文与散文
第二章诗与非诗的识域
第三章描写与情象
第四章叙事诗与抒情诗
第五章象征
第六章形式主义与自由主义
第七章情绪与权力感情
第八章从浪漫派向高蹈派
第九章从象征派向最近诗派
第十章诗的逆说精神
关于《诗的原理》的翻译问题
—给李辰冬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确是未加详审,我一开始也误以为这两部书是徐复观先生的自著了,他的确是有能力写出这样的书的;打开之后才知道这是日本有名的两个学者中村元氏所著的《东洋人之思维方法》和荻原朔太郎氏所著的《诗的原理》的节译本的合订本。作为徐复观全集的前两种,这本书从质量上和内容上...  

评分

本冊書是日本人著、徐復觀先生翻譯的,所以我覺得書買錯了。徐先生翻譯這兩部作品的目的,在其前面的序言里講得很清楚,就其書名來看,《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詩的原理》都是想要回答大問題的,可見著作者野心不小,也符合徐先生一貫不喜歡饾饤之學的口味。然而大問題並不容...

评分

萩原此书写作明显是失败的,只是在个别具体论及时有所见地,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以二分法开始,论述中不觉间主客观实质如一了。那开宗立意竟然毫无意义了,这样的写作能就这样继续下去而不全然推倒重来,作者自己也绝对是灰心丧气,对自己的智识不足难免要失望了。 所谓客观主观...  

评分

萩原此书写作明显是失败的,只是在个别具体论及时有所见地,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以二分法开始,论述中不觉间主客观实质如一了。那开宗立意竟然毫无意义了,这样的写作能就这样继续下去而不全然推倒重来,作者自己也绝对是灰心丧气,对自己的智识不足难免要失望了。 所谓客观主观...  

评分

确是未加详审,我一开始也误以为这两部书是徐复观先生的自著了,他的确是有能力写出这样的书的;打开之后才知道这是日本有名的两个学者中村元氏所著的《东洋人之思维方法》和荻原朔太郎氏所著的《诗的原理》的节译本的合订本。作为徐复观全集的前两种,这本书从质量上和内容上...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中国人之思维方法》收获较大

评分

日本人写的

评分

从语言和论理切入,以佛教为对象。

评分

日本人治学很细致。 书中原作者说日本人不擅长音乐,记得高中时的音乐老师曾经自豪的说他是国内第一个从音乐角度研究日本人民族性的人。出去见到从这个角度谈日本的肯定是我们学校的人????

评分

作为中国人看了之后得有自焚十次的心吧。算是把国人的皮都剥净了。国人的不学无术真是在徐复观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他翻译这两部书时已经离梁启超当年过去了半个世纪了,不想其翻译方法还是如出一辙。翻译是在太差了,太多地方他既没读懂又懒,就直接将日文词搬过来。更不说日语中与汉语完全相同的双字词,意义却又不小差异,徐根本没有察觉。最后还录下一篇在台时与揭发他翻译低劣的文人的拙劣笔仗。更可怕的是此人的妄自尊大和不学无术,《思维方法》一书日本学人显示出通晓英、法、德、梵各语种的大家风范。徐对这些语言与思想不甚了了或一无所知,但在序言中却无端挑剔。对于《原理》即使译完也显见完全没有读懂,萩原所在乎的是抒情诗、英雄史诗的悲剧人格力量,也明白其反叛教会理路,是在坚持抒情诗背后的理想,当然萩原的局限性也恰在止于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