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冯友兰 宗璞 传记 回忆录 散文随笔 文学 历史 傳記
发表于2024-12-23
旧事与新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已渐行渐远,他对中国哲学的非凡建树、谨严的治学精神、执着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却是后代学人常说常新的话题。他的女儿宗璞年逾八十,不辞劳累,蒐集旧作新章,编成此书,以告诉读者一位真实的冯友兰先生。
宗璞,原名冯鍾璞,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一九二八年七月生于北京,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报刊编辑。一九八一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一九八八年退休。一九四○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三生石》、《四季流光》等,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及童话、短诗和译作多种。
记得是高中小黄拿给我看的,忘记得差不错了。只记得他们全家人都很有才。有才比有钱牛逼多了。找时间再看
评分虽护之过甚,也人之常情。父女俩都好文笔。
评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是三本内容不同的书;太平天国是神权统治,如果他们取得胜利,那就是历史的倒退,幸好给曾国藩挡住了(虽然手段毒辣了些);冯友兰和胡适是用西方哲学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哲学的第一代学者;貌似冯友兰把曾经的时代划为子学时期(先秦至汉初)和经学时期(汉代董仲舒至清初);另外本书比较“杂凑”,有些可能在报刊上发表过,所以能听到一些车轱辘话,比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多次出现过;另外宗璞命好,生在那样一个家庭……
评分对冯友兰先生,要了解,要同情。其才其学其识其志,均可歌可泣。然冯门后人面对外界的批评,不如冯友兰先生本人平和。“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多么中正!
评分虽护之过甚,也人之常情。父女俩都好文笔。
一九八二年冯友兰先生赴美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隆重的授予仪式结束后的招待会上,曾数次到中国、《中国哲学史》两卷本的英译者,卜德先生,对冯先生以及陪同赴美的宗璞女士说:一九七八年是他最后一次访问中国,那年他两次到北大,都未获准来见冯先生。他确曾写...
评分那一代学人经历过很多事情,如南迁,抗战,内战,反右,文革等等,我们今天的读者很难理解他们当时的处境,现在凭借纸上获得的一些信息去评论他们有时候是有失公允的。不如,我们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象,在求全责备之中,多一份宽容。
评分——谨以此文纪念冯友兰先生逝世二十周年 风雨飘逝,时光流转,冯友兰这颗中国哲学史上的熠熠大星,永远地离开唐河祁仪,离开燕南园的三松堂,离开浮躁多事、喧嚣连天的学界,已然二十年矣。 我有时在想,冯友兰,其实是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特例,存在于世间,...
评分这本书的初衷,无非是想还历史一个清白,强调在那样的年代,知识分子之独立人格被剥夺, 是人间最大悲剧,借此,宗璞为父亲做个辩解:冯友兰是为时代所裹挟,亦是身不由己。 我倒觉得,全无必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冯老有缺点,有失误,或者被迫不得已,历史都会给他公平...
评分一九八二年冯友兰先生赴美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隆重的授予仪式结束后的招待会上,曾数次到中国、《中国哲学史》两卷本的英译者,卜德先生,对冯先生以及陪同赴美的宗璞女士说:一九七八年是他最后一次访问中国,那年他两次到北大,都未获准来见冯先生。他确曾写...
旧事与新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