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与新说

旧事与新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宗璞
出品人:
页数:2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82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冯友兰
  • 宗璞
  • 传记
  • 回忆录
  • 散文随笔
  • 文学
  • 历史
  • 傳記
  • 文学
  • 随笔
  • 文化
  • 历史
  • 杂文
  • 旧事重提
  • 个人回忆
  • 社会观察
  • 中国文化
  • 散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已渐行渐远,他对中国哲学的非凡建树、谨严的治学精神、执着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却是后代学人常说常新的话题。他的女儿宗璞年逾八十,不辞劳累,蒐集旧作新章,编成此书,以告诉读者一位真实的冯友兰先生。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鍾璞,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一九二八年七月生于北京,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报刊编辑。一九八一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一九八八年退休。一九四○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三生石》、《四季流光》等,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及童话、短诗和译作多种。

目录信息

出版前言那青草覆盖的地方梦回蒙自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耳读《朱自清曰记》三松堂断忆蜡炬成灰泪始干散失的墨迹他的“迹”和“所以迹”——为冯友兰先生一百一十年冥寿作《冯友兰集》序人和器——第八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旧邦新命:冯友兰与西南联大”书面发言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安波依十日道具九十华诞会心的嘱托三松堂岁暮二三事今日三松堂一九九三年岁未五日记书当快意人老燕园忆当年——《新理学》七十岁对<梁漱溟问答录>中一段记述的订正向历史诉说致丁果先生信给古人少许公平花朝节的纪念怎得长相依聚——蔡仲德三年祭哭小弟悼张跃忆朱伯岜冯友兰先生著述祭母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在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人文博士学位仪式上的答词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九八二年冯友兰先生赴美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隆重的授予仪式结束后的招待会上,曾数次到中国、《中国哲学史》两卷本的英译者,卜德先生,对冯先生以及陪同赴美的宗璞女士说:一九七八年是他最后一次访问中国,那年他两次到北大,都未获准来见冯先生。他确曾写...  

评分

那些有争议的往事,作为不了解的我,不知道真假,无法判断,只能对这些暂时悬置起来,或许以后时间能告诉我们,或许过不了多久自己能够判断。对于那些真的,感人的历史,读完之后,是一种享受和思考。  

评分

三天读毕此书,感慨良多,宗璞先生的感情真挚的文章深深打动了我。点点滴滴的亲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让人不禁有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解的同情。一个女儿对老父浓浓的亲情我相信会打动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人。 有人说本书是为亲者讳的回忆标本,对此我不敢苟同。...  

评分

那一代学人经历过很多事情,如南迁,抗战,内战,反右,文革等等,我们今天的读者很难理解他们当时的处境,现在凭借纸上获得的一些信息去评论他们有时候是有失公允的。不如,我们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象,在求全责备之中,多一份宽容。

评分

在那个特殊的动乱年代,躁狂的年轻人给她头戴纸糊的高帽子,上面大书几字:“冯友兰的女儿”——这个给她无限浸养和荣光的身分——何时何故就成了她的罪名了呢?据宗璞自己回忆,当日回家如果手上有安眠药,肯定就赌气全部服用了。后来转念一想,是冯友兰的女儿有什么罪? 没错...  

用户评价

评分

0

评分

半本书在大战何兆武《上学记》

评分

电子版才七块?作者也不容易啊(虽然我才对上号)。买!

评分

此乃泼妇骂街之作 看看评价何兆武的那篇逻辑真是被狗吃的了

评分

虽护之过甚,也人之常情。父女俩都好文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