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关系史

宋夏关系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华瑞
出品人:
页数:4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0-3-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16518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标签:
  • 宋史
  • 西夏史
  • 李华瑞
  • 宋夏关系史
  • 中国历史
  • 历史
  • 宋夏史
  • 中国史
  • 宋夏关系
  • 历史
  • 西夏
  • 宋朝
  • 民族关系
  • 边疆史
  • 古代史
  • 战争与和平
  • 外交史
  • 丝绸之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书引用各种文献资料200余种,正文分12章。主要论述了北宋对西夏政策的演变,北宋末期及南宋与西夏的关系,宋夏的统兵体制、兵力配置、装备、给养,宋夏的历次重要战役,宋夏战争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宋夏贸易与双方战争的关系,宋夏与辽的三角关系,宋夏对西部吐蕃、党项等族的争夺,北宋和西夏的交聘情况,以及双方的国信使制度、“外交”文书等,尾论就宋夏关系史的研究方法、史料的运用以及相关理论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作者简介

李华瑞,男,1958年2月生,四川省绵竹市人。1978、1987年先后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宋史、西夏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历史评审组成员,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宁夏大学、东吴大学等高校历史系或科研机构的学术委员或兼职教授、客座教授。2001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拔尖人才。出版专著6部、编著4部、合编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宋夏关系史》获河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章 宋初西部边疆政策
一、宋初的统一谋略
二、宋太祖对西部的经营
三、李继捧入朝与宋太宗削藩
四、关于李继迁反宋的性质问题
五、太宗朝晚期政治方针的转变与宋夏关系
六、反战论与真宗朝姑务羁縻以缓争战政策的形成
第二章 宋仁宗、英宗时期的对夏政策
一、元昊的偏霸策略
二、元昊上表与宋夏关系的破裂
三、攻守之争与反战论的发展
四、庆历新政与庆历和议
五、整饬边防与谋取横山政策的提出
六、夏谅祚继位至宋英宗去世间的宋夏关系
第三章 宋神宗、哲宗、徽宗时期对夏政策的发展演变
一、宋神宗与王安石制夏思想的异同
二、熙宁元丰时期对夏战略进攻政策的形成
三、熙宁元丰时期反战论的主张及其影响
四、元祐时期绥抚西夏政策的形成
五、宋妥协退让政策的失败与绍圣元符拓边政策的形成
六、宋徽宗时期拓边政策的发展
第四章 北宋末期及南宋与西夏的关系
一、宣和靖康时期的宋夏关系
二、南宋与西夏关系的发展演变
第五章 宋夏战争论(上)
一、北宋的西部军队
二、西夏的军队
三、地形与宋夏战争的一般关系
第六章 宋夏战争论(中)——宋夏战争重要战役概述
一、夏州之战
二、第一次灵州之战
三、三川口之战
四、好水川之战
五、定川寨之战
六、绥州哕兀城之战
七、第二次灵州之战
八、永乐城之战
九、兰州之战
十、平夏城之战
十一、统安城之战
第七章 宋夏战争论(下)
一、宋夏战争诸阶段的划分
二、西夏的战略进攻与北宋进攻战的失利
三、北宋防御战的特点和抵抗方式的改进
第八章 宋夏缘边的城寨堡
一、北宋缘边城寨堡的建置及其特点
二、北宋城寨堡的内部结构
三、北宋缘边城寨堡与蕃部武装的招辑
四、西夏缘边的城寨堡
第九章 宋夏贸易与宋夏战争的关系
一、宋夏贸易
二、宋夏关系中的青白盐贸易
三、从宋夏贸易看西夏侵宋的动机
第十章 宋夏与辽的三角关系
一、北宋朝野对辽夏看法的异同
二、西夏联辽抗宋
三、辽对北宋制夏政策的影响
第十一章 宋夏对吐蕃、党项诸族的争夺
一、唐末五代宋初西部诸族政治形势概观
二、宋夏对河西走廊诸族的争夺
三、宋夏与河湟吐蕃的关系
四、西夏联吐蕃以抗宋
五、北宋对西夏缘边及其境内诸族的争夺
第十二章 北宋与西夏交聘
一、北宋与西夏交聘表稿
二、北宋与西夏的信使制度
三、北宋与西夏的“外交”文书
尾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元朝人不修西夏史刍议
附录二 黑水城出土文献与西夏史研究——纪念黑水城文献发现100周年
附录三 西夏纪年综考
附录四 自述
附录五 作者论著目录(1984-2008)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日有幸学习了李华瑞先生的《宋夏关系史》一书,阅毕感慨良多,其中许多内容和观点都使人耳目一新。 纵观全书,首先对北宋(由于宋夏关系的重点时期在北宋)和西夏的军事斗争印像深刻,这主要体现于北宋初期的战略失误,即既已失北方产马之地,又失长城之险,此时虽然北宋不...

评分

近日有幸学习了李华瑞先生的《宋夏关系史》一书,阅毕感慨良多,其中许多内容和观点都使人耳目一新。 纵观全书,首先对北宋(由于宋夏关系的重点时期在北宋)和西夏的军事斗争印像深刻,这主要体现于北宋初期的战略失误,即既已失北方产马之地,又失长城之险,此时虽然北宋不...

评分

近日有幸学习了李华瑞先生的《宋夏关系史》一书,阅毕感慨良多,其中许多内容和观点都使人耳目一新。 纵观全书,首先对北宋(由于宋夏关系的重点时期在北宋)和西夏的军事斗争印像深刻,这主要体现于北宋初期的战略失误,即既已失北方产马之地,又失长城之险,此时虽然北宋不...

评分

近日有幸学习了李华瑞先生的《宋夏关系史》一书,阅毕感慨良多,其中许多内容和观点都使人耳目一新。 纵观全书,首先对北宋(由于宋夏关系的重点时期在北宋)和西夏的军事斗争印像深刻,这主要体现于北宋初期的战略失误,即既已失北方产马之地,又失长城之险,此时虽然北宋不...

评分

近日有幸学习了李华瑞先生的《宋夏关系史》一书,阅毕感慨良多,其中许多内容和观点都使人耳目一新。 纵观全书,首先对北宋(由于宋夏关系的重点时期在北宋)和西夏的军事斗争印像深刻,这主要体现于北宋初期的战略失误,即既已失北方产马之地,又失长城之险,此时虽然北宋不...

用户评价

评分

宋人所以不能亡夏,多半是内争不靖、时战时和的缘故了。三川口,定川寨,好水川这种规模的败仗在唐代看来属实不算什么了,却能引发中枢一轮轮的政争而致国策不断更张。可惜神宗,哲宗相继天年不永,宣和元年宋夏再次议和,宋人将注意力转向灭辽,终于引发了滔天巨祸。

评分

元代党项文人斡玉伦徒面对凉州孔庙中从祀的先祖斡道冲之画像,发出了“遗像斯在,国废人远,人鲜克知”的哀叹....这....数典忘祖到如此地步的西夏人....

评分

因为这本书可以为宋夏关系的整个历史框架打下一个相当牢固的基础。

评分

因为这本书可以为宋夏关系的整个历史框架打下一个相当牢固的基础。

评分

为了配合曾公遗录快速读过。本书基本采用宋方材料,以宋方立场展开讨论,面面俱到,可帮助快速了解史事梗概。宋方政策、战争、贸易交流、外交制度等专题分别讨论,议题集中,但未免有些支离,影响读者对事件因果的通盘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