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丽亚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50 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 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 年8 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风云人物采访记》、《男子汉》、《印沙安拉》、《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等。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本社会历史、真诚忏悔与虚构故事的混合物,是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这颗精子”和“想象力这颗卵子”天然受孕的结果。
它的主题不仅涉及文学史上从未接触过的内容— 一个未婚母亲与她腹中胎儿的一段旷世未有的缠绵恋情,而且涉及作者对人类生与死、爱与恨的深刻怀疑与痛苦思索。无论从哪方面说,这本书都是法拉奇的不朽之作。
1975年,43岁的奥利维亚•法拉奇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是法拉奇的男朋友,希腊抵抗运动领导人帕那古利斯•阿莱克斯的,此时已经是两人相恋的第二个年头,激情的火花已经燃尽,爱情正在死去,但是法拉奇在经过一番挣扎之后,还是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她身边的人都劝她去把孩子...
评分文|舒榆 【本文3月15日发表于《东莞时报》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0-03/15/content_409056.htm】 翻过扉页,是一张时间仅仅三周的胎儿的照片。 在这张照片上,他像一团混沌。半透明的、粉红色的混沌。 她写道:“看上去像一朵神秘的花,如兰花一样晶...
评分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初读这本书时的震撼。那些冰冷却热情洋溢的文字,同时饱含着深爱和质疑,一旦摄入眼底,遂召唤起心中千头万绪的情感奔涌而出,顷刻之间便席卷了全身。于是像是中了蠱一般,思想失重似的漂移,只被这文字牵引着,不知道要游向何方。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邂逅,...
评分文|唐山 【本文3月14日发表于北京晨报http://www.morningpost.com.cn/fukan/mjyd/2010-03-14/43218.shtml】 知道法拉奇,因为她是一位国际著名的记者,以采访政治人物著称,被誉为20世纪新闻采访女王,《纽约时报》称:“奥莉娅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
评分文|舒榆 【本文3月15日发表于《东莞时报》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0-03/15/content_409056.htm】 翻过扉页,是一张时间仅仅三周的胎儿的照片。 在这张照片上,他像一团混沌。半透明的、粉红色的混沌。 她写道:“看上去像一朵神秘的花,如兰花一样晶...
法拉奇一定相信存在主义吧。子宫里胎儿恐怕也不是平等的,世界上的平等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个人都会死!命运之路充满坎坷,满目疮痍,但这糟糕的世界上仍然盛开着一些美丽的小花。人生总有走到头的那一天,在此之前咬牙走下去吧。婴儿总是象征着纯洁和希望,然而一代又一代人,长大后却成为奴隶。
评分当孩子未出世时,妈妈你在想什么?
评分法拉奇的忏悔录。
评分也许怀孕的单身妈妈看了比较有共鸣...
评分还好是借的。看来我不喜欢神神叨叨的自白书-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