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历史,是上百万志愿军官兵用生命写就的,这样的历史令我在写每一个字的时候都心生敬重。常常在写作中不由得搁笔长叹,想及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一旦面临危机的时候,年轻人能否像当年的志愿军官兵一样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是否能像当年的志愿军官兵一样面对最惨烈的战斗英勇无畏?对于《朝鲜战争》的写作而言,生动地记述一场战争的历史很重要,深刻地记述战争中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更重要。因为前者是“昨天”的事情,而后者会在今天传承,并将影响到我们的明天。我力图让今天的读者在《朝鲜战争》中因为祖国、民族、理想、精神、信念、意志等等因素,与他们的前辈相识相知,重温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的不屈的精神。还有那位令全世界瞩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我曾反复阅读他后来身陷囹圄时写下的关于朝鲜战争的“交代材料”,这位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了一生的人,他所经历的是我们许多人根本没有勇气和力量承担的。这就是构成历史的不同寻常的内容,是历史事件中最值得书写的那部分内容。
《朝鲜战争》第1次出版的时候,名为《远东 朝鲜战争》,现在重新修订后再版,采纳了众多读者的意见,更名为《朝鲜战争》。同时,在修订的过程中,采纳军史专家的意见,将书中所有的电文重新一一核对;并在海内外一部分读者的建议下,引用了此书出版后美军新问世的战争史料。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长篇历史随笔《1901年》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最近在断续在读王树增的《远东朝鲜战争》这本书的确不错,并非教科书般的死板。而有点类似现在百家讲坛里的史学家说的。应该让作者也来说一说,让战争文学更通俗化,更平民化。这本书是下在MP3里看,断断续续地看了一月有余,实在是有点久了,也是由于MP3中间出了故障。 终于...
评分这本书是在区图书馆借的。之所以借这本书来看是因为原本打算买王树增的《长征》、《朝鲜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三本书——某论坛曾大力推荐过。但是下单的时候发现太贵了。人文版的《朝鲜战争》打六折也还要36元。最后还是撤了单,先借一本回来看看,写得好的话再买吧。 看了10...
评分较为概略地了解抗美援朝的全过程,什么是一到五战役,释了不少疑团。我知道豆瓣的氛围,但无论各种价值观,都必须为这场立国之战,为其中牺牲的英雄,而尊重。这是民族骨气! 这些中国士兵忠实地执行了他们的任务,没有一个人投降,顽强战斗到底,全部坚守阵地直到战死,无一人...
评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鸭绿江,一条发源于长白山南麓的八百公里长河,见证着中国北方边境半个世纪来的沉浮变迁,汹涌江声中诉说着一个个壮阔瑰丽的奇闻。关于朝鲜战争的故事,还得先从这里讲起…… 东北,作为清朝龙兴之地,如今自然而然...
评分2018年2月20日夜,看完了王树增的《朝鲜战争》,掩卷四顾心茫然。 历史真相就像反比例函数的X轴,后来人就像那函数曲线:我们只能尽量接近真相,但永远也无法真正知晓真相。或许本书不如历史研究著作那般严谨,但作者通过下到中美双方士兵的生动细节,上到毛主席、彭德怀、杜鲁...
凑合。这个题材也敏感 不好写
评分他们曾穿着单衣埋伏在寒冷的盖马高原上,然后开始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他们曾一波倒下第二波跨过尸体继续冲锋,哪怕战斗到仅剩一人;他们曾在大冰河边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冲击的部队开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年轻,却牺牲的惊天动地,他们值得我们记住,记住我们这个民族曾有过如此优秀的儿女,记住我们的军队曾有过如此不屈的精神。
评分中国精神力最强的时代
评分书中还是不敢提:朝鲜不宣而战,进攻韩国。虽然事实如此,但是书中渲染的态度还是朝鲜被迫“反击”。
评分书中还是不敢提:朝鲜不宣而战,进攻韩国。虽然事实如此,但是书中渲染的态度还是朝鲜被迫“反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