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學(第三捲)

新史學(第三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黃興濤 編
出品人:
頁數:333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2
價格:4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01070217
叢書系列:新史學
圖書標籤:
  • 文化史
  • 新文化史
  • 黃興濤
  • 曆史
  • 新史學
  • 楊念群
  • 社會史
  • 汪暉
  • 新史學
  • 第三捲
  • 曆史研究
  • 學術著作
  • 現代史學
  • 批判史學
  • 曆史方法
  • 思想史
  • 學術史
  • 史學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新史學》是探索史學發展新路的連續齣版物,已齣版兩捲。本捲洋溢著新文化史的氣息,注重從觀念與社會、學術與信仰互動關係的角度探討問題,剖析精彩個案,如馬釗從女性視角對“職業”概念與話語曆史內涵的彆緻揭示,曹新宇對傳教士漢學嚮漢學人類學轉變的譜係學分析,李淑珍對林語堂信仰曆程的細膩把握,讓人深感學術的魅力。另外,知名學者汪暉、王銘銘的文章也為本捲增色不少。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文化史研究的再齣發
概念、觀念與話語
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三種研究模式,或“概念史”的來龍去脈
曆史沉澱於特定概念
概念的社會性和曆史性
概念是代號,是思想的齣口
典型的誤解
概念史研究的必要裝備
馬釗:女性與職業:近代中國“職業”概念的社會透視
“職業”定義:一個詞匯的演變
“職業”內涵:工業經濟和生産性勞動
職業的空間和時間:女招待的節奏
職業、就業、失業;婦女的經濟基礎
職業與革命:受壓迫女工的齣路
餘新忠:防疫·衛生行政·身體控製——晚清清潔觀念與行為的演變
引言
傳統認識中的清潔與疾疫
衛生防疫視野下近代清潔觀念的生成
作為衛生行政的清潔行為
健康或者自由:身體的近代選擇
結語
黃興濤:新名詞的政治文化史——康有為與日本新名詞關係之研究
日本新名詞引入、傳播的動力和途徑
從《日本書目誌》到《日本變政考》——康有為使用和傳播日本新名詞的文本考察
“改良”與“社會”:康氏新名詞實踐的意義和特點
新名詞傳播之反響與1904年康氏的反戈一擊
教訓梁啓超與堅執國粹論:議論及反思
文本、知識與信仰
王道還:《天演論》原著文本及相關問題
前言
赫胥黎的羅曼斯講座講詞
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偏激個人主義”?
赫胥黎對斯賓塞的批評
世變日亟
花園與叢林
討論
邱澎生:清末兩種中國“百科全書”的經濟與法律之學
前言
《洋務經濟通考》中的“經商”與“禮法”之學
《普通百科新大辭典》的法律與經濟“新學語”
實用知識的建構與斷裂。
曹新宇:異端的譜係:從傳教土漢學到社會科學
引言:曆史主義式的韋伯批評
韋伯的漢學知識來源、
漢學傢的異端發生學
韋伯式的異端動力
漢學傢的同齡挑戰者
小結
李淑珍: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論林語堂的二度改宗經驗
前言:林語堂的“一團矛盾”
東風與西風
從清教徒到異教徒
二十世紀道傢
迴歸精神原鄉
結論
視綫交錯的思考
汪暉:跨體係社會與區域作為方法
兩種區域主義敘述
地方的非地方性:穩定與流動的辯證
區域的中心一邊緣及其相對化
兩種或多種新勢力
時空結構的差異性
橫嚮時間與政治文化的非人格化
王銘銘:綫條與結構,人物與境界——文明、曆史形態與人生史
結構、形態與“治亂”
“天纔”與文明:剋虜伯與楊聯隉的論述
莫斯、“人物論”與傳記
文明、人生史與人類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多可以藉鑒的地方。馬釗的女性與職業的切入與如何在既有研究基礎上形成新的問題,如何論證“清潔”的含義轉變,黃興濤的名詞所圍繞的主綫,都是非常值得揣摩的。後文曹新宇,汪暉,視野廣,起碼在論述上是一流。這本書的收錄的多是十多年之前的文章,但讀來還是很新。

评分

馬釗的文章引入生硬而且滑稽,對於職業概念與女權之間的思考也顯得一廂情願和武斷,未考慮傳統因素,對女性動員中職業到底是被動還是主動也語焉不詳。此外,如果不能考慮職業與男性之間的關係,那麼其對女性影響的思考也就顯得過於孤立。黃興濤的文章一直讓人有疑問,發現最早的用法,然後呢?邱澎生的文章是強作解人的典範。本書嚴重反映瞭黃興濤個人關於概念史的旨趣。

评分

本係列裏最符閤個人口味的一冊之一。以後應該是會買的。在意的點:1,開篇黃興濤老師討論文化史與概念史關係。和孫江老師的社會史-概念史視角花開兩朵各錶一支。2,方維規先生對於概念史的係統論述。3,馬釗的女性-職業觀的嘗試(框架很好)4,關於高延的宗教研究的發明。放在馬剋斯韋伯和西方對華宗教學研究的視閾下。5,餘新忠老師的和馬釗老師的框架不同。但是層次清晰。分多個層次做曆時性研究。也有好處。關於百科全書的研究略略翻過。林語堂那篇文筆好。王汪二位看個理論熱鬧。

评分

林語堂那篇把我讀的感動死瞭,人生史研究不同與傳記,心態史的研究也是見功力的一個地方。

评分

異端的係譜:從傳教士漢學到社會科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