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讲座教授。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领导》《历史大脉络》等。
李怀宇,1970年代出生,先后在凤凰卫视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工作,现为《时代周报》文化主笔。
许倬云,1930年生,一生辗转变动,是真正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人。
本书上篇为许倬云口述,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胜利后受教辅仁中学,入台湾大学名师云集,赴芝加哥大学大开眼界,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回台身经砥砺,后任匹茨堡大学教授至今,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思想体系,心系台湾起飞,关注大陆改革,推动两岸高等研究院。泛舟万古江河,探索历史变幻与价值重建,思考中国转舵与世界融合。下篇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此外四十余幅影像,展示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百年来的历史气象。
两天的业余时间 读完一本大家谈话录 不曾想过许先生天生残疾 却拥有如此不凡的人生 多才多艺知识广博 勇于并善于担当 坦诚自己五十岁后才认清 爱国主义 关怀人类和个体 这是一个大写的人 一颗博大的心 一个坦荡荡的君子 一本值得废寝忘食的书
评分有点发烧,在医院吊盐水,精神还好,便找小说书看看,《许倬云谈话录》很有意思,一气读了半本。无论立场如何,许倬云对殷海光、王小波等人的刻画还是很传神的,《文汇读书周报》上转载过,与当时自己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所得的印象完全一致,《书信录》里批评胡适一...
评分智者总是有些阅历的和知识的。但是具备这两点却并一定就是智者。比如有的学者在专业知识上很渊博,但读其话语篇章,觉得仅仅可以说是学者。智者也往往是年纪大的,多在老者中存在,但是有的老人却离智慧甚远。所以,老而有学识也未必是智者。 但,许先生是一位智者。 他有一...
评分近来一直在读《许倬云访谈录》,感触很多。趁着刚听完陈支平的讲座回来,还有点记忆和想法,一股脑端了。灵感这玩意要珍惜,过了这个村可能就再找不着这么好的马厩躺了。既然我说了自己只配睡马厩,以下胡言要真糟蹋了诸位大人的牙床,实在是没法子的事情了…… 老许先生天生...
评分——读《许倬云谈话录》 以前读许倬云先生另一本书《问学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08月版)时,对许倬云先生的身世和经过的时代有过浮光掠影的了解,那时给人印象格外深刻的就是他对上个世纪那场中日战争刻骨铭心的记忆。对于许倬云先生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战争对他们的...
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一个不动声色的儒雅的炫耀着自己血统的儒生从中国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口若悬河的吹嘘自家中国小农祖宗的鸡巴大,又小资奴颜赞颂自己美国主子的鸡巴大。一个撒谎的人+一个自吹牛逼的人+一个儒生+一个民主斗士 = 一个#假洋鬼子
评分读史可以明智。
评分讲建国前的那一段,读来尤其动容。简简单单的一句“张爱玲的小说还敢存在”,直到现在才突然有所会意了。还有这两天又反反复复地在想,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评分又熬了个通宵,一口气读完了。对师友的点评比较有意思。关于历史的观点在《历史大脉络》中基本可以看到。
评分阅读本书,我感到自己不断被揭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