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讲座教授。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领导》《历史大脉络》等。
李怀宇,1970年代出生,先后在凤凰卫视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工作,现为《时代周报》文化主笔。
许倬云,1930年生,一生辗转变动,是真正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人。
本书上篇为许倬云口述,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胜利后受教辅仁中学,入台湾大学名师云集,赴芝加哥大学大开眼界,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回台身经砥砺,后任匹茨堡大学教授至今,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思想体系,心系台湾起飞,关注大陆改革,推动两岸高等研究院。泛舟万古江河,探索历史变幻与价值重建,思考中国转舵与世界融合。下篇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此外四十余幅影像,展示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百年来的历史气象。
智者总是有些阅历的和知识的。但是具备这两点却并一定就是智者。比如有的学者在专业知识上很渊博,但读其话语篇章,觉得仅仅可以说是学者。智者也往往是年纪大的,多在老者中存在,但是有的老人却离智慧甚远。所以,老而有学识也未必是智者。 但,许先生是一位智者。 他有一...
评分两天的业余时间 读完一本大家谈话录 不曾想过许先生天生残疾 却拥有如此不凡的人生 多才多艺知识广博 勇于并善于担当 坦诚自己五十岁后才认清 爱国主义 关怀人类和个体 这是一个大写的人 一颗博大的心 一个坦荡荡的君子 一本值得废寝忘食的书
评分有点发烧,在医院吊盐水,精神还好,便找小说书看看,《许倬云谈话录》很有意思,一气读了半本。无论立场如何,许倬云对殷海光、王小波等人的刻画还是很传神的,《文汇读书周报》上转载过,与当时自己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所得的印象完全一致,《书信录》里批评胡适一...
评分学问人生,背后总有各种牵扯与关怀,从来不限于书斋。大半个二十世纪,不仅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政局,都是动荡不安的岁月,一路走来,许倬云先生的生命经验几经跌宕,始终不变的,是对自我精神家园的不懈坚守,对文明价值的孜孜探索。出生先天残障,少时遭遇战乱,避难中国内地...
评分《许倬云谈话录》:我在人间,人间在我 出生于1930年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德高望重,乃现今华人知识界的耆宿,著作等身,百尺楼台之学问,积多年之功力,即便是寻常话语,亦潜蕴“正果修就”而睿智阅世的从容之气。全祖望《梨洲先生<思旧录>序》谓:“文章之事,不特藉山川之助,...
想起来02年还在学校听过老先生的讲座,坐着轮椅来的,对他引用“柏拉图的洞穴”之譬喻印象深刻。那时他在大陆还远未出名。直到几年后系列书籍的出版。
评分这不是口述历史,只能算侃大山……
评分我是回忆录控~
评分大家之作。
评分读史可以明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