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1930年生,一生辗转变动,是真正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人。
本书上篇为许倬云口述,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胜利后受教辅仁中学,入台湾大学名师云集,赴芝加哥大学大开眼界,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回台身经砥砺,后任匹茨堡大学教授至今,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思想体系,心系台湾起飞,关注大陆改革,推动两岸高等研究院。泛舟万古江河,探索历史变幻与价值重建,思考中国转舵与世界融合。下篇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此外四十余幅影像,展示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百年来的历史气象。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讲座教授。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领导》《历史大脉络》等。
李怀宇,1970年代出生,先后在凤凰卫视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工作,现为《时代周报》文化主笔。
许先生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读他的《从历史看管理》,非常钦佩,通俗读物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严肃作品了,于是买了《万古长河》,而这本自传式的谈话录纯属偶遇,但是却尤为震撼、感动。个人认为,老师、学生都应该读读这本书,追思一下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辅仁中学、台湾大学、...
评分——读《许倬云谈话录》 以前读许倬云先生另一本书《问学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08月版)时,对许倬云先生的身世和经过的时代有过浮光掠影的了解,那时给人印象格外深刻的就是他对上个世纪那场中日战争刻骨铭心的记忆。对于许倬云先生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战争对他们的...
评分 评分 评分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研究中国历史,需常读通史,也需多从不同角度写通史。当只是读完《万古江河》的时候,该书令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从亚洲和世界版图理解中国通史的眼光。但是,当又紧接着一口气看完《许倬云谈话录》以后,我的感慨却复杂了很多。 “中年多隐...
刚才标记错书了……韬奋图书中心站着读完。印象最深的就是涉及李敖那一部分。果不其然不久他就被李敖告倒了XDDDDD
评分想起来02年还在学校听过老先生的讲座,坐着轮椅来的,对他引用“柏拉图的洞穴”之譬喻印象深刻。那时他在大陆还远未出名。直到几年后系列书籍的出版。
评分只有人类社会全体和个别的个人,具有真实的存在意义。
评分读史可以明智。
评分阅读本书,我感到自己不断被揭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