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对照多种版本和注释,并一句句死盯着英译本,而力求通达流畅。她认为:“苏格拉底和朋友们的谈论,该是随常的谈话而不是哲学论文或哲学座谈会上的讲稿,所以我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名作由名家翻译,所以,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灵魂是否会在穿过多个肉身死亡后,也会死亡,就像人可以穿坏多件衣服,最后人也会死? 这个是本书最后一个关于灵魂的辩论的问题,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绕了一大圈,说了1+1,奇数偶数,冷与热,然后论证了他的互斥二元了,就是冷和热互斥,当然是指抽象的冷和热两个概念而不...
评分《斐多》是华语世界关于这篇对话最早的译本,是从英文转译,出版于1999年。《裴洞篇》是王太庆先生关于这篇对话的译本,是从希腊文直译,出版于2013年。毋庸置疑,杨先生和王先生的译本均属上乘。我没有读过希腊文和英文的原文,但通过中文文本的阅读,还是觉得王先生的译本跟...
评分《斐多》是华语世界关于这篇对话最早的译本,是从英文转译,出版于1999年。《裴洞篇》是王太庆先生关于这篇对话的译本,是从希腊文直译,出版于2013年。毋庸置疑,杨先生和王先生的译本均属上乘。我没有读过希腊文和英文的原文,但通过中文文本的阅读,还是觉得王先生的译本跟...
评分【按语:《斐多篇》是由Phaedo叙述了Socrates临死前的事情。Socrates欢然等候死亡,因为他相信灵魂不朽,而通过追寻智慧而净化的灵魂将到美善的诸神那里去。在Socrates看来,哲学(爱智)就是摆脱肉身辖制的一种灵魂洁净术。为了论证其观念,Socrates诉诸灵魂转生说的奥菲斯教...
评分柏拉图说:哲学家就是练习死亡。这个死亡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死亡,而是指灵魂相对于身体的自由。 练习死亡,和柏拉图的二元论有关。其实是脱离身体的束缚,让灵魂自由,思想自由。 练习死亡,其实是准备迎接“天国”。柏拉图哲学和天主教的提二元论极其相似,所以很快一拍即...
真好。
评分「哲學即死亡練習」,愛與懼怕,何以紓解。楊绛譯本注重語言的平實可讀性,有別於嚴群的儀式感。無可以言高下,但私心偏愛後者。
评分苏格拉底说:肉身虽说脆弱,灵魂终究不朽。向死而生。可是我怕,灵魂一离开肉体,便灰飞烟灭。
评分不能因启蒙而膜拜,也不能因原始而贬低。
评分不能因启蒙而膜拜,也不能因原始而贬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