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

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主编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44370
丛书系列:东方历史评论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东方历史评论
  • 许知远
  • 访谈
  • 青年学者
  • 中国
  • 文化
  • 近现代史
  • 东方历史
  • 评论
  • 历史研究
  • 中国历史
  • 学术著作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历史分析
  • 历史观点
  • 历史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选取了十五位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希望从他们的访谈和代表作里找寻这个时代的“志气”。如果说民国时代的历史学者面对的挑战,是让史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近代的历史学,那么我们今天的挑战则是摆脱阶级和革命史观的叙事,创造一个更新的,同时也还原一个曾经的历史学。

作者简介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醒来》、《极权的诱惑》、《祖国的陌生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时代的稻草人》等。

绿茶:本名方绪晓,曾任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新京报书评周刊》统筹编辑、《文史参考》杂志主编。

目录信息

编者的话:历史新声
陈远 :做学问是为解答自己的疑惑 采访:方可成
院系调整中的燕京大学 撰文:陈远
沈巍:幽暗的史学 采访:肖海生
戏梦台北:新编京剧中的政治隐喻 撰文:沈巍
崇明:回到近代自由主义传统 采访:杨潇、戴潍娜
革命的终结—论孚雷的革命研究 撰文:崇明
冯筱才:重识历史经验的价值 采访:肖海生
上海下层民众对“五四运动”的反应 撰文:冯筱才
付海晏:影射史学或集体的写作均不可取 采访:彭剑
安世霖的悲剧 :1946年白云观火烧案研究 撰文:付海晏
姜鹏:历史学者做通俗化工作从未间断 采访:方可成
一个曹操,各自表述 撰文:姜鹏
李里峰:如果历史无用,则一切皆可曰无用 采访:方曌
土改中的工作队 撰文:李里峰
梁志:寻根溯源,清算冷战的遗产 采访:邓志新
在反共、稳定和民主间权衡 撰文:梁志
马建标:在同情之理解中研究历史 采访:方曌
不朽的家国梦:五四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 撰文:马建标
唐小兵:重新认识知识人传统的历史谱系 采访:绿茶
重访中国革命 :以德性为视角 撰文:唐小兵
肖清和:儒家基督徒身份认同下的两头蛇 采访:戴潍娜、杨潇
耶稣形象:明末清初西学东传的典型案例 撰文:肖清和
昝涛:这个时代的史学危机更严重 采访:励轩
土耳其的民族主义与“族史重构” 撰文:昝涛
丁三:情怀既立,观念自在其中 采访:肖海生
滇缅公路的修筑 撰文:丁三
张宏杰:中国史就是一部专制技术发展史 采访:张天潘
一个绅士家族的经济成长:以湘乡曾氏为例 撰文:张宏杰
朱浒:在衰变的年代里 采访:戴潍娜、杨潇
整体性话语与地方性实践 撰文:朱浒
百年中国,薪火六代 撰文:谢志浩
二战一代的历史学家 撰文:威廉•帕尔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东方历史评论这三本书辑一本一本追着看下来,这一辑和前两辑略有不同。形式是访谈+论述的形式。东方历史评论对人物的访谈,以及此人的部分论述,凑成一对,连续十五位。文末有两篇谈论史家和传承的文章,一篇述中国,一篇述美国。 本辑所采访的人物,大部分为现今在大...  

评分

东方历史评论这三本书辑一本一本追着看下来,这一辑和前两辑略有不同。形式是访谈+论述的形式。东方历史评论对人物的访谈,以及此人的部分论述,凑成一对,连续十五位。文末有两篇谈论史家和传承的文章,一篇述中国,一篇述美国。 本辑所采访的人物,大部分为现今在大...  

评分

这本书我只能说我看了一半,采访部分都看完了而历史学人们的论文我只读了几篇。虽然大学已经上了一年半了,但是对专业性学术性的东西还是一时间不太容易接受的,功底不到位所以看学术性的论文给我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本书里面对各位历史学者都提出了一个同样的...  

评分

这本书买来以后,放了1个月,才开始读的。读读听听,差不多大半个月读完。其实蛮有意思的,读起来也不费劲,反而是学术性比较强,脚注多的文章更容易看。一批70后学人(有一位80年生人的)的求学故事,虽然提问者的问题都差不多,但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答案,如为了研究土耳其历...

评分

这本书我只能说我看了一半,采访部分都看完了而历史学人们的论文我只读了几篇。虽然大学已经上了一年半了,但是对专业性学术性的东西还是一时间不太容易接受的,功底不到位所以看学术性的论文给我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本书里面对各位历史学者都提出了一个同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出的倒蛮快,读到可真晚。。。

评分

可以归纳,为什么不少人变成了这样。

评分

最后一篇“百年中国,薪火六代”,写得挺清楚,虽难免简单,不过青年学者要如何定位,实在是个问题。其中说张晖可能是第六代历史学家中最早逝去的。唉,按我来说,无处可躲,自救罢了,趁早散摊。

评分

如果当初去历史系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评分

最后一篇“百年中国,薪火六代”,写得挺清楚,虽难免简单,不过青年学者要如何定位,实在是个问题。其中说张晖可能是第六代历史学家中最早逝去的。唉,按我来说,无处可躲,自救罢了,趁早散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