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器圖說

奇器圖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重慶齣版社
作者:鄧玉函
出品人:
頁數:257
译者:雷釗 注釋
出版時間:2010-2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9016142
叢書系列:深入閱讀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書叢
圖書標籤:
  • 機械
  • 器物
  • 中國
  • 科普
  • 曆史
  • 藝術
  • 學識
  • 參考資料
  • 奇器
  • 圖說
  • 科技史
  • 古代發明
  • 機械設計
  • 手工技藝
  • 文化傳承
  • 知識普及
  • 智慧工具
  • 創新思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奇器圖說:諸種奇異器物的製作與使用》內容簡介:明朝末年,西洋教士鄧玉函與中國製器奇人王徵共撰的《奇器圖說》,是西方機械製造學與中國古代日用器具製造結閤的第一部專著。捲一講述瞭有關重心、重力綫、比重、浮力、壓強等基本概念以及相關的定理、定律。捲二則把機械製造的常見元件分作六類,即天平、等子、杠杆、滑車、圓輪和螺鏇等,並分彆介紹瞭各自的使用原理和計算方法。捲三為實用器械的製作圖,包括起重十一圖,引重四圖,轉重二圖,取水九圖,轉磨十五圖,解木四圖,解石、轉碓、書架、水日晷、代耕各一圖,水銃四圖,總計五十四圖,並附有詳細說解。

為瞭便於當代讀者輕鬆閱讀並運用其中的知識,我們對全書進行瞭白話精譯,並參考《諸器圖說》補入瞭更多器具的製造原理和方法,是瞭解古代製器的全麵讀本。

著者簡介

《奇器圖說》為明末著作,全書共四捲,前三捲為《遠西奇器圖說錄叢》,是由德國籍傳教士鄧玉函口授,王徵譯繪而成,成書於1627年;第四捲《新製諸器圖說》,為王徵獨立撰寫,記錄瞭他本人的一係列科技發明,成書於1626年。明天啓七年(公元1627年),《遠西奇器圖說錄叢》與《新製諸器圖說》兩書閤刊,在揚州刻印成書刊行於世,後人常簡稱此書為《奇器圖說》。

《遠西奇器圖說錄叢》被譽為我國第一部介紹近代歐洲機械工程學和力學的專著,也是我國第一部機械工程學專著。《遠西奇器圖說錄叢》在明朝西學東漸的文化潮流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時發生瞭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著名的“七乾部西書人華”事件。為在中國更好地傳播基督教,1618年4月,比利時傳教士金尼閣率鄧玉函、羅雅榖、湯若望等學識淵博、具有較高科學素養的傳教士,第二次嚮中國遠航,於次年7月抵達中國澳門,隨船還帶來瞭七韆餘部精裝本圖書。這些書幾乎囊括瞭歐洲的古典名著和文藝復興運動以後西方在神學、哲學、科學、文藝等方麵的最新成就。金尼閣當時擬定瞭一個龐大的翻譯計劃,欲率當時中外的科技與文化精英將這些書譯為中文。可惜的是,這一龐大計劃因金尼閣1628年病逝於杭州而流産,僅有極少的一部分被譯為中文,其中的代錶性著作便是《遠西奇器圖說錄叢》。

《遠西奇器圖說錄叢》的成書有著機緣巧閤。這裏我們先簡要介紹譯者王徵的相關生平。王徵(公元1571-1644年),陝西涇陽人。他二十四歲中舉,五十二歲纔考中進士,五十三歲補廣平推官,上任數月後便離職,五十七歲時補揚州推官,次年離職,六十一歲時任山東按察司令事,結果因孔有德叛亂而去職。王徵一生在官場上並不得意,但他在科技和工程機械方麵卻成就斐然。他自小便極富好奇心,喜歡結交奇人、閱讀奇書、研究奇器。因受一位西班牙籍傳教士的影響,王徵約在四十五歲(公元1616年)時皈依天主教,從此與教士們交往甚密。1626年底至1627年初,已是天主教徒的王徵到吏部候選,恰好與在京城候旨修訂曆法的鄧玉函、湯若望、龍華民三位西方傳教士結識,對西方機械充滿極強好奇心的王徵,於是請他們幫助翻譯七乾部西書中那些有益於民生和國傢發展的歐洲工程學著作。

圖書目錄

中西匯通,妙趣橫生(代序)
原序
捲一 遠西奇器圖說錄叢之力解
緒論
力藝(錶性言)/力藝(錶德言)
·古代各種常用器械
第一章 重心
·古代巧川重心原理的器具
第二章 本重(密度)
第三章 重心測定
3.1 點、綫、麵、形
3.2 重徑
3.3 垂徑
3.4 徑麵
3.5 重心測定
3.6 小結
第四章 阿基米得浮力原理
4.1 利用水求物體重量
4.2 利用水求物體體積
4.3 利用水求物體密度
·古代對浮力的利用——各類船隻
第五章 重量與體積的關係:
5.1 同類同重但不同形物體重量互求
5.2 固體和液體重量互求
5.3 固體和固體重量互求
5.4 液體和液體重量互求
5.5 其他
捲二 遠西奇器圖說錄叢之器解
第一章 簡介
第二章 天平
2.1 天平的結構
2.2 天平的用法
第三章 秤
3.1 秤的結構
3.2 秤的用法
·中國古代的秤及其進位製
第四章 杠杆
4.1 杠杆的結構
4.2 杠杆的用法
·古代利用杠杆原理的器具
第五章 滑輪
5.1 滑輪的結構
5.2 滑輪的用法
·占代利用滑輪原理的器具
第六章 輪盤
6.1 輪盤的結構
6.2 輪盤的用法
·古代利用輪盤原理的器具
第七章 藤綫
7.1 藤綫的結構
7.2 藤綫的用法
·古代利用藤綫原理的器具
捲三 遠西奇器圖說錄叢之諸器圖說
第一章 起重說
1.1 杠杆起重法(一)
1.2 杠杆起重法(二)
1.3 滑車法及十字轆轤法
1.4 大輪法
1.5 十字大輪法
1.6 分置轆轤法
1.7 小字大輪法
1.8 梯狀瓜瓣轆轤法
1.9 螺絲轉法
1.10 行輪法
1.11 十字攪輪法
第二章 引重說
2.1 齒輪相閤法
2.2 螺絲轉法
2.3 車輪法
2.4 大小輪並列法
·古代利用齒輪原理的器具
第三章 轉重說
第四章 取水說
第五章 轉磨說
·古代磨的種類
第六章 解木說
·古代木工具
第七章 解石說
·古代石匠工具
第八章 轉碓說
·古代碓米器具
第九章 書架說
第十章 水日晷說
·古代記時器具
第十一章 代耕說
第十二章 水銃說
·古代消防器具
奇器圖說竣
捲四 新製諸器圖說
第一章 引水說
1.1 虹吸圖說
1.2 鶴飲圖說
·古代農業灌溉器具
第二章 轉鎧說
2.1 輪激圖說
2.2 風鎧圖說 2
.3 自行磨圖說
第三章 自行車圖說
第四章 輪壺圖說
第五章 代耕圖說
·古代農耕器具
第六章 連弩說
·古代弓弩的種類及製作原理等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本很有趣的書,不過很多東西比較大型,看看原理什麼的還挺好玩

评分

古代人民的智慧來自勞動,類似的還有齊民要術

评分

當年傳教士們寫這麼書時特彆注意把插圖的人物都給換成中國人的形象,明人用著西方的“奇器”,看起來彆有一番意韻 書的前半部有著詳細的幾何證明,不過後來明人王徵輯錄的簡裝版把數學證明全部去掉,隻保留瞭對民生有益的器物介紹和插圖。

评分

看之前的人說物理真是一件好笑的事情!!!現在覺得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當時看來很復雜很奇特啊啊~~

评分

2013—5—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