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藝館

日本民藝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日]阪田和實
出品人:
頁數:144
译者:徐元科
出版時間:2017-1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32087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日本
  • 民藝
  • 柳宗悅
  • 手工藝
  • 器物
  • 阪田和實
  • 尾久彰三
  • 藝術
  • 日本民藝 日本文化 民藝運動 手工藝 傳統工藝 藝術設計 曆史文化 手作精神 本土美學 民間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東京近郊一座隻有兩層樓的小博物館,二戰中卻與京都和奈良的古跡一起被列為應避免轟炸的對象。藏品超過17000件,染織、繪畫、雕刻、器具……無所不包,都是在美術史中沒有一席之地的、無名工匠的作品。每一件都由創建者柳宗悅及其繼任者自日本各地乃至海外親手搜集而來,是民藝思想的集中展示。

古董鑒賞傢阪田和實從中挑選瞭22件,輔以全彩細節圖片品評介紹;並與民藝館顧問尾久彰三和設計師山口信博一起梳理曆史、探討站在時代岔路上民藝與民藝館何去何從。

著者簡介

阪田和實

1945年齣生於福岡縣。上智大學畢業後進入商社工作。1973年於東京目白開設古董店,此後每年數次赴海外進貨,經營歐洲、非洲、南美及亞洲的朝鮮、日本等多地的物品。1994年於韆葉縣長生郡長南町建美術館as it is(中村好文設計)。現為“阪田古董”老闆。主要著作:《自以為是的尺度》(2003年,新潮社)、蜻蜓叢書中的《以古董鑒賞的眼光挑選日常用品》(閤著,2002年,新潮社)。

尾久彰三

1947年齣生於富山縣。在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獲得文學研究係美術史學碩士學位後,1978年進入日本民藝館工作。現為日本民藝館學藝顧問。主要著作:《愉快的古董》(1997年,晶文社)、《這不是“古董”》(1999年,晶文社)、《好貧的古董》(2003年,晶文社)、《韓國古董漫談》(2006年,basilico)。

山口信博

1948年齣生於韆葉縣。曾任職於桑澤設計研究所、COSMO PR公司,後獨立,擔任過住宅圖書館《居住學大係》全100冊的裝幀設計和鹿島齣版會的雜誌《SD》的藝術指導。現主持摺形設計研究所。主要著作:《白的消息》(2006年,Rutles),《禮的形式》、《摺,贈》(閤著,2003年,Rutles)。

圖書目錄

第一章22件精美物品 古董鑒賞傢阪田和實的精心選擇 1
明快之器•日本 3
純民藝派宣言 20
閑適之器•李朝 25
我挑選的22 件物品 35
遠方之器•中國與西洋 41
第二章 三人談 造型•喜好•實用 53
第三章 故事與傳說 77
哲學青年之夢 80
掃帚與空襲 88
新乾綫是民藝嗎? 94
第四章 與民藝一起生活的人傢 10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下午无聊,走路到图书馆去看看书。随手拿了一本不算厚的书,就近坐下来看。 作为一本介绍日本民艺馆的书,它其实只展示了非常小的一个侧面给大家。可哪怕只是这一个小小的侧面,也足以让我沉浸在“美”的氛围里了。 这本书其实来源于一个活动,是《艺术新潮》的...

評分

下午无聊,走路到图书馆去看看书。随手拿了一本不算厚的书,就近坐下来看。 作为一本介绍日本民艺馆的书,它其实只展示了非常小的一个侧面给大家。可哪怕只是这一个小小的侧面,也足以让我沉浸在“美”的氛围里了。 这本书其实来源于一个活动,是《艺术新潮》的...

評分

下午无聊,走路到图书馆去看看书。随手拿了一本不算厚的书,就近坐下来看。 作为一本介绍日本民艺馆的书,它其实只展示了非常小的一个侧面给大家。可哪怕只是这一个小小的侧面,也足以让我沉浸在“美”的氛围里了。 这本书其实来源于一个活动,是《艺术新潮》的...

評分

下午无聊,走路到图书馆去看看书。随手拿了一本不算厚的书,就近坐下来看。 作为一本介绍日本民艺馆的书,它其实只展示了非常小的一个侧面给大家。可哪怕只是这一个小小的侧面,也足以让我沉浸在“美”的氛围里了。 这本书其实来源于一个活动,是《艺术新潮》的...

評分

下午无聊,走路到图书馆去看看书。随手拿了一本不算厚的书,就近坐下来看。 作为一本介绍日本民艺馆的书,它其实只展示了非常小的一个侧面给大家。可哪怕只是这一个小小的侧面,也足以让我沉浸在“美”的氛围里了。 这本书其实来源于一个活动,是《艺术新潮》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挺好挺好。

评分

「現代設計中的某些怪異、矯枉過正,不就是為瞭填補工業社會中失去靈性後的空白嗎?」

评分

圖不錯

评分

以美為契機獲得無心之體驗

评分

可以作為參觀日本民藝館的行前準備讀物,以古董鑒賞傢阪田和實選取的22件館藏民藝為引子,重點是其後的三人對談和民藝館及《民藝》雜誌的發展曆程夾雜著柳氏父子的個人思想,比較有啓發意義。日本的民藝運動從李朝和琉球到日本本土,再到放眼世界,當討論到“新乾綫是否是民藝”,它的使命已經完成瞭,並可作為一個設計思想的來源保存下去。PS:書的排版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