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灵魂的自由

为了灵魂的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林少华
出品人:
页数:31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第一版
价格:3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264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文学评论
  • 日本文学
  • 为了灵魂的自由
  • 文学
  • 日本
  • 村上春樹
  • 灵魂自由
  • 自我觉醒
  • 心灵成长
  • 生命意义
  • 内在探索
  • 哲学思考
  • 心灵治愈
  • 人生感悟
  • 精神追求
  • 内在力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文学翻译巨匠林少华品评村上春树的唯一专著!

首次最细致、最深刻地揭秘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

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始终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本书贯彻始终的主调。

作者林少华,从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浸淫村上文字已达20年之久。他总共翻译了村上38部作品,是中国翻译村上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本书除了品评村上每篇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心灵信息和精神趋向外,还连续提取了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纵向读之,未尝不可视为村上传略和创作谱系;横向读之,又是相对独立的文本解读或作品各论。

语言动人心弦、平缓舒雅;既有深到作品灵魂的剖析,又有浅到表面词句的锤炼。是一本自开始阅读瞬间就能让人忘却现实时间、不忍释手的评论词话。

作者简介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祖籍山东蓬莱,生于吉林九台。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曾在暨南大学、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外国文艺》编委等职。居青岛。著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等。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及《心》《罗生门》《金阁寺》等日本名家之作凡五十余种,广为流布,影响深远。无论翻译或创作,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思之美始终是其明确的指向和追求,笃信美的不二与永恒。

目录信息

序长篇小说 《且听风吟》:出手不凡的处女作 《1973年的弹子球》:村上或“我”在寻找什么 《寻羊冒险记》:村上的“冒险’’和羊的隐喻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双线推进的“正面突破” 《挪威的森林》:永远的青春风景 《舞!舞!舞!》:无可奈何的独舞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有什么 《奇鸟行状录》:从“小资”到斗士的“编年史” 《斯普特尼克恋人》:同性恋故事与文体“突围” 《海边的卡夫卡》:命运、“异界”与精神救赎 《天黑以后》:另一种形态的“恶” 《1Q84》不要进入“精神囚笼” 《去中国的小船》:小船上搭载的是什么 《百分之百的女孩》誊能从这里见到“阿Q”吗 《萤》:非现实中的现实 《旋转术马鏖战记》:徒劳中的转机 《再袭面包店》:失踪的不仅仅是象 《电视人》:“我”或主体性的迷失 《列克星敦的幽灵》:孤独并不总是可以把玩 《神的孩子全跳舞》:地震之后的“地震” 《东京奇谭集》:奇谭和奇谭以外随笔·游记·其他 “村上朝日堂,,系列随笔:村上笔特色及其个人特色 《日出国的工厂》:村上眼中的日本及日本人 《边境近境》:村上十五年前的中国之行 《谈跑步时我谈什么》:身体与文体之间附录Ⅰ 为了灵魂的自由——我所见到的村上春树(访问记) 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流行及其原因(讲演) 文体的翻译与翻译的文体(讲演) 之于村上的“高墙”与“鸡蛋”(访谈)附录Ⅱ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讲演 村上春树:远游的房间——给中国读者的信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言附录Ⅲ参考文献举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新京报整版专访林少华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484543 村上春树写了三十年,林少华翻译他的书翻译了二十年。他们算不上现实生活里的至交,因为没有平均10年才见一面的“至交”。但是他们有一种神交,似乎已经通过文字向华语世界里的人们传递着、蔓延着。...  

评分

杜冰 灵魂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本质,自由是一个人称之为人的至高追求。“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没有灵魂的自由和没有自由的灵魂一样残缺悲哀。   在我面前,摆着一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为了灵魂的自由》,这部书还有一个副标题“村上春树的文...  

评分

寻找——是村上春树的文学主题之一。村上作品中的主人公“我”通常总是在寻找某样东西。《1973年的弹子球》中的“我”在寻找弹子球;《寻羊冒险记》中的“我”在寻找带有星状斑纹的褐色绵羊;《奇鸟行状录》中的“我”在寻找失踪不知去向的妻子。当我们在阅读村上作品的同...

评分

新京报整版专访林少华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484543 村上春树写了三十年,林少华翻译他的书翻译了二十年。他们算不上现实生活里的至交,因为没有平均10年才见一面的“至交”。但是他们有一种神交,似乎已经通过文字向华语世界里的人们传递着、蔓延着。...  

评分

新京报整版专访林少华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484543 村上春树写了三十年,林少华翻译他的书翻译了二十年。他们算不上现实生活里的至交,因为没有平均10年才见一面的“至交”。但是他们有一种神交,似乎已经通过文字向华语世界里的人们传递着、蔓延着。...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我來説 看過的每一本村上的書 都是林少華的寫作.

评分

多年后再次接触村上,居然是通过这本评论集为引子;林少华的翻译雅致,但还是更喜欢赖明珠朴实的风味;所谓文学评论这种东西,要么没什么深度、不痛不痒,要么过度阐释、多少荒谬,总之是件相当尴尬的事,评论固然有其意义,但我不喜欢脱离作家与读者的个人生活去看待作品,因为故事始终是要和人的经验结合起来才具有意义,它首先是个人性的,其次才是社会性的,何以论起来每每都是广阔的社会命题而少个人情愫的感悟?这是一种回避抑或文以载道的积习?可能兼而有之,我不怎么欣赏。对文体的剖析是最有意义的部分了,简洁、平淡,欣快的节奏、易于阅读,但又充满后现代的慵懒与蓝调……不多说了,这书大部分内容是集合翻译作品的序,多少有种被骗的感觉,后面几篇访谈和村上在以色列领奖的演讲算是少数看点。

评分

序言合集

评分

译者看原著,林对于村的了解是多于我们的,对于翻译者来讲,于原文的再诠释需要对于原文原著者有很深沉的把握,书中引据也很多,做语言工作的人都比较细致。以前看过一些村的作品,林也提到了因为删减或者没有出版等原因,讲述了一般读者为什么不能看到村全貌的原因。

评分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