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等相继发表。他的创作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行文潇洒自在,而又不流于庸俗浅薄。尤其是在刻画人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种情绪写成负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以此来为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式或生命的体验。
土耳其歌谣唱道:“远方的大鼓声,邀我作漫长的旅行。我穿上陈旧的外套,将一切抛在脑后。”这些话谁听了都会一愣,然后,发一阵子呆。待一阵伤感且无奈过后,这句话就被扔开了,直到下一次又听到跟这意思差不多的话,再愣,再发呆,再忘却。我们这些住在城市里营营劳作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
1986年,三十七岁的村上春树就不这样,他在这个时候这个年龄听到了远方的大鼓声,然后,他站起来,穿上外套,将东京的一切抛在脑后,开始了三年的旅欧生活。当然,他并不是什么都没带,他带上他的妻子和旅行支票。对于很多中国男人来说,妻子是有的,旅行支票是没有的,可后者比前者要紧得多。
《远方的大鼓声》是一本游记,但也可以看成一本小说,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长得像个窝头一样的名叫村上春树的日本作家,在东京小有名气。他很忙很累,但写作上没有什么突破。有一天,有两只蜜蜂飞到他的脑子,一只叫“焦焦蜂”,一只叫“卡罗蜂”。这两只蜜蜂让他作了深刻的反思,于是,他把东京的公寓出租,带着妻子和旅行支票,到了希腊、意大利、英国和奥地利。三年内,他完成了两部小说————《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并寄回日本出版。待他重回日本的时候,他发现那两本小说已经成为了印钞机,而他本人已经红得发紫红得手足无措了。
这真是一个让人神往的故事啊,还不要说里面所描述的欧洲风情。少年时代看三毛,现在都还清楚记得她写的克里特岛上的电影院:铁皮椅子,零零星星的观众,恐怖片,回家的路上打在防波堤上的海浪,水雾让一路都湿漉漉的,三毛在前面使劲跑,荷西在后面学鬼叫追着。像这样清寂有趣的事情,在村上的笔下也是比比皆是,只是村上的笔调要更不动声色一些,更具画面感。
村上写道:“有没有谁来把我们画进画中呢?我想。远离故乡的三十八岁的作家和他的妻子。桌上有啤酒。庸庸碌碌的人生,在午后的阳光下。”
要听到远方的大鼓声,需要有慧心和与慧心相连的耳朵;要追随远方的大鼓声而去,需要足够的勇气和神赐予的抛弃能力。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工作得非常疲惫,我对同事说,现在看这种书,也是一种自虐。生活在别处,永远如此。
我喜爱村上的短篇小说和随笔,不怎么看他的长篇,除了《挪威的森林》。他在译文出的所有短篇和随笔集我几乎都翻完。感觉上,他是个细腻得不得了的人。在《再袭面包店》里他描写的那种饥饿感:忽近忽远,似有还无,模模糊糊,粘稠拉丝撩拨着脑神经,我少年时常有这种感受,...
评分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村上的旅行总是妙趣横生。就像《挪森》中的绿子善于写游记一样,村上的文字也浪漫可爱得“一塌糊涂”,直接就可以拿来转述给朋友们听,而且保证可以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村上去希腊还会坚持慢跑,这确实很值得一写。希腊的大妈们一惊一乍之间,我已经笑得...
评分在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中记录了他和妻子在欧洲旅居三年的经历,漫漫洒洒依着行程一点点记录下去。算是游记,可又不仅仅介绍风土人情和旅居经历,其实想想也是,在现在视觉各种信息如此爆炸式传播的时候,用文字记录的游记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哪里有人愿意从干巴巴的文字里...
评分文/舒念 《远方的鼓声》可能是村上春树最不知名的书之一,文艺的名字加上旅欧生活的主题,似乎应该是别有趣味,但村上唠叨的功力着实打垮了一群文艺小青年的阅读兴致。 翻开这本书也是一个偶然的相遇,总是对村上春树有着一点好奇,在前言部分读到:“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
评分书看起来还算厚,但是阅读很轻松,近400页一天半的时间足够看完。读到最后,才陡然抱着不舍的心情,更放慢了速度。毕竟村上的新书少之又少。 如果一个作者像艺人一样的大肆宣传,那无异于犯罪。(在作品里放照片亦然)。另外在我的理解里,只有死了的并且伟大的才能称为作家,...
这是最近看过的游记系列散文里,最好的一本,有趣味、不罗嗦、同时有发散和延展。节奏踩的刚刚好,是一本可以晒太阳或等飞机的好读物。
评分去掉了所谓“深沉”的思考,轻松简单反而有意思
评分在地方的小图书馆里读到的盗版书,觉得很无聊来着,今天重新读,觉得有趣的要命
评分這是村上裡頭,我最喜歡的一本,不是游記,是人生啊
评分村上夫妇真是太可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