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於德國貝爾森集中營時,距離她的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奧托・弗蘭剋(Otto H.Frank)安妮・弗蘭剋的父親,是弗蘭剋一傢經曆納粹恐怖統治後的唯一幸存者。他的餘生緻力傳揚女兒的日記,1980年去世。
《安妮日記(權威全譯典藏版)》主要記錄瞭安妮•弗蘭剋遇難前對密室的生活和身心成長曆程,首篇寫於1942年6月12日,末篇寫於1944年8月1日。在被壓抑和恐懼氣氛籠罩的密室生活中,安妮雖然有時像大人一樣情緒低落,但始終心存希望。她把日記本“吉蒂”作為假想的收信人,以寫信的方式傾訴自己的內心。日記中既記載瞭安妮對傢庭成員(尤其是對母親)的好惡、對密室內部爭論的分析、對戰爭的看法,甚至涉及對女性社會地位問題的見解,也記述瞭安妮對發育中的身體的好奇、對理想愛情的憧憬與渴望、對人性與人生的深刻探索。安妮在不斷的自我反思與自我鼓勵下,逐漸獨立和自主。
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喜欢大声朗读,对漂亮的日记本更是倾心,总是眼巴巴地等着写完能换本新的. 上中学的时候就偷懒了很多,开始觉得是一种负担,能不写就不写,不过还是一样喜欢把自己的"大作"读给父母听,和很多同龄人有些不同...
評分Annelies Marie Frank Born 12 June 1929 Died Early March 1945 (aged 15) 这一切来的那么的突然。。。 虽然已事隔68年,对当时的一切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当一个个曾经鲜活真实的生命突然之间在脑海中消失时;当从一个独立、乐观、聪明...
評分自己根据一些资料整理的 版本A:这是日记的原始版本,安妮一共用了四本日记本。第一本是父亲送给她作为13岁生日礼物的红色花格子封面的日记本。第二本由克莱门先生买给安妮,记下了1943年的大部分日记,不过这本已经丢失。第三本和第四本保存了下来,其中第三本有着黑色的封皮...
評分我不知道你至今看过最你最觉得伤感的是什么样的文字?是如琼瑶阿姨一般的苦情戏,几个故事的主人公不乱男女会为点滴琐碎歇斯底里的痛哭宣泄感伤;还是如某些网络文学一般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段段黑暗到令人发指的桥段;我不曾仔细品读过这些文字,相较之下,我更钟爱的是...
兒童的身體時代賦予其趨嚮成熟的靈魂,然而我抱著想看集中營生活的期望看完瞭整本少女的煩惱,略失望
评分17/12@2018 一個瞭解二戰期間被迫害的猶太人處境的側麵,非常側麵,很多東西需要自己去補充。這是一個在不幸時不會用更悲慘存在的人去安慰自己而是用不幸時發現一些美好仍然存在去安慰自己的不到15歲的猶太女孩的日記。
评分安妮是從苦難和長期幽閉的生活中走齣來的姑娘,是苦難讓她成長。從整本日記一開始我不大喜歡,安妮愛抱怨,日記裏是青春期的浮躁,可是慢慢地,她的日記吸引瞭我,她越來越理智,整個靈魂成長起來。更可貴的是,她在日記裏絕對誠實,青春期的躁動,對男孩子的迷戀,對每個人的評價~我喜歡安妮日記~可是真的適閤孩子看嗎?
评分讀瞭一半的時候想看看彆的譯本,結果發現接受不瞭
评分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樣,反而顯得更真實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