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传》(1937–39/1943 )为历史哲理剧,以17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生平为题材,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和20世纪现实斗争结合起来,表现在新旧交替时刻,科学与愚昧、变革与反动之间的争斗。
《伽利略传》一共有三版,第一版写于1938年布莱希特流亡丹麦期间。布莱希特想通过伽利略的故事传递对科学伦理问题的担忧。他害怕对事物本质了解深入的同时,人们忘记对人的本质继续深入了解。第二版写于1944-1947年间,他看到了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爆炸。这使得他在剧作中加入了...
评分没想到这本书豆瓣直接弹出来一千零一夜的标签,看来不少人从那过来。对我来说,要是不看梁文道的那几集介绍,直接看这本书会少很多收获。尤其对布莱希特作品风格的了解和体会。看一本书还是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经历等等,不然很多东西没法理解,没法欣赏,就像伟...
评分《伽利略传》一共有三版,第一版写于1938年布莱希特流亡丹麦期间。布莱希特想通过伽利略的故事传递对科学伦理问题的担忧。他害怕对事物本质了解深入的同时,人们忘记对人的本质继续深入了解。第二版写于1944-1947年间,他看到了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爆炸。这使得他在剧作中加入了...
评分先是看了一千零一夜中的书评,再看书比较容易理解当时的背景以及一些引意。有句话说得很好,宗教是鸦片,它能够慰藉人也能够控制人,让人失去自我。伽利略的科学正是因为撼动了宗教的地位和与之相关的权利,即让人民开始学会思考和怀疑,这样的人民可不好管,所以日心说才这么...
评分现在你可以对时间本质的问题不以为然,说“那是纯理论的问题,与我的生活完全无关”——话是没错,但总有那么些人喜欢钻纯理论问题的牛角尖。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现在仍像一百年前的人一样以为光需要借由一种名叫以太的莫须有的物质进行传播,像五百年前一样以为太阳和其...
偶然机会买了这本小册子。回家一看是剧本,有点心虚,不记得自己以前曾完整地读过一个剧本。但这个剧本是例外。通过对话,作者把伽里略及其所处的时空表现的栩栩如生,读者宛若身入其镜,在400年后的今天,感觉当时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宗教与理性、权力与民众、科学与愚昧、真理与谎言之间的激烈交锋。剧中伽里略有句名言“谁不知真理,它只是个傻瓜。谁知真理,却把真理说成谎言,那他就是个罪犯。”古往今来,凡是权力都是罪犯,因为他们需要象教廷一样维护自己的权威。1633年伽里略被迫宣布放弃自己的研究,表面上他成了自己定义的“罪犯”,但他还是在半失明和被监禁的条件下,秘密完成了科学巨著《对话》。伽里略的望远镜的意义是不仅发现了地球是人的地球,而且还拆除了由谎言堆积成的天堂。如同电影《楚门世界》中那只刺破天穹的桅杆。
评分很棒,我还要再看几遍最后一幕。
评分实诚人
评分2009
评分大学时读的,黑色封皮。非此版本,不知译者相同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