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

德国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玛丽·弗尔布鲁克
出品人:
页数:399
译者:卿文辉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04341
丛书系列:“国别史”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德国史
  • 德国
  • 欧洲史
  • 历史学
  • 世界史
  • 欧洲研究
  • 人文
  • 德国史
  • 历史
  • 欧洲历史
  • 政治制度
  • 社会变迁
  • 文化发展
  • 二战历史
  • 近代史
  • 历史人物
  • 德国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玛丽·弗尔布鲁克编著的《德国史(1918-2008第3版)》深入浅出地追溯了德国自1918年以来惊心动魄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动荡,包括魏玛共和国的自我毁灭、纳粹统治时期骇人听闻的种族大屠杀和军事侵略、冷战时期以民族分裂为代价的别具一格的政治试验,以及民主德国的崩溃和崩溃之后两个德国于1990年在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联邦德国主导下的统一。不仅如此,本书还评述了冷战结束后的德国历史,认为直到今天德国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分裂的民族,并探讨了这种无形的分裂的原因。

《德国史(1918-2008第3版)》已出过两版。在这个第三版中,作者做了大量的增补和修改。增改的重点,一是增加了20世纪早期历史部分的篇幅;二是大量吸收了近年来有关纳粹时期的历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关大屠杀问题的学术争论;三是就1990年统一以来的当代德国历史专写了一章。这一章所特别关注的是在进入21世纪之际,德国人重温自己的历史、纪念往日的冤魂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玛丽·弗尔布鲁克,伦敦大学学院德国史教授,曾任《德国史》杂志的第一届编委会成员、英国德国史学会主席。在德国历史和比较欧洲历史研究领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德国简史》(2004年第二版)、《两个德国之解读(1945-1990)》(2000年第二版)、《对专政的解析:东德内幕(1949-1989)》(1995年版)、《大屠杀之后的德意志民族认同》(1999年版)、《史学理论》(2002年版)、《人民的国家:从希特勒到昂纳克的东德社会》(2005年版)。

目录信息

译者序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谢辞
第一章 德国历史导论
第一部分 分裂的社会:魏玛共和国与第三帝国
第二章 魏玛共和国:起源与特质
第三章 民主的崩溃与希特勒的崛起
第四章 一个民族共同体吗?1933-1939年的国家、经济与社会
第五章 战争、种族灭绝与战败
第二部分 分裂的民族:两个德国(1945-1990年)
第六章 占领与分裂(1945-1949年)
第七章 尘埃落定(1949-1961年)
第八章 变革与稳固(1961-1988年)
第九章 分道扬镳的两个社会
第十章 政治与国家
第十一章 政治异议与反对派
第十二章 文化分殊与民族认同的纠葛
第十三章 革命与战后时代的终结
第三部分 分裂的世界
第十四章 柏林共和国
第十五章 20世纪德国的内部张力与变革
英文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德国史是我感兴趣而始终没有好好顺过的一个国别史。 感兴趣的事情主要有四:1-法国旅行的时候得知德国是今天欧盟发达国家里物价最便宜的国家。这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2-作为欧洲大陆最晚成型的民族国家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建国之路?3-二战阶段的历史;4-两德的统一是怎样完成的...

评分

德国史是我感兴趣而始终没有好好顺过的一个国别史。 感兴趣的事情主要有四:1-法国旅行的时候得知德国是今天欧盟发达国家里物价最便宜的国家。这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2-作为欧洲大陆最晚成型的民族国家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建国之路?3-二战阶段的历史;4-两德的统一是怎样完成的...

评分

本身是出自小说需要阅读的这本书,但是内容确实很吸引人,圈圈划划了不少东西。用了350页讲述一个世纪德国区域的历史,相对来说会详细不少,也有趣不少。另一方面,根据之前听说的作者之前是研究东德历史的,所以对东德的了解稍多,篇幅上东德比西德略多,就这一点来说还是蛮新...  

评分

习惯了国内的长篇大论,看完之后,初时觉得不咋地,似乎少了点什么,感觉不过瘾。看过其它德国史的书以后,回过头来再回味一下,发现这本书写得还是蛮精炼的。能够让你细细思索。 里面有很多的分析讨论,在国内的书中相对较少。国内的书对于趣闻轶事关注的较多。 不适合初次阅...  

评分

翻译问题不多说了,其实并不怎么影响理解。 在300多页的篇幅里讲德国90年的历史也就这个程度了,没法更深入。不过我读完了还是小失望,说了半天无非是,不能非黑即白,现实和历史是复杂的。OK,可以接受。 作者强调经济因素对于稳定东西两德的政制以及摧毁魏玛共和国的重要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挺不错的一个概论。冷战后的德国历史之前读得比较少,标题中的2008年多少有点欺骗性。

评分

翻译略生硬。

评分

除了技术上的翻译问题,也有不少我都看得出的,在中文本里,根据上下文显得非常“突兀”的历史结论。不过整体不影响阅读。毕竟,史学译作,想要大放厥词信口开河篡改原文是不可能的

评分

说是1918~2008,其实基本讲到1990年两德统一就结束了。作者认为民主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四十年间基本保持稳定,原因在于 1、民主德国经济提供了相对成功,居东欧诸国之首,民众觉得比上不足比下余,2、西德成了东德的异见分子的避难地,他们的作品可以在这个操相同母语的国家发表,东德对异见分子的西流大多采取放任态度,3、民主德国传统的经济精英被消灭了,而技术知识分子成为国家的领导者,这些人往往是政治上可靠的。4、战后的国际局势限制着德国,德国问题不再是德国怎样影响欧洲安全的问题,而是欧洲安全怎样影响德国的问题了。作者把重点放在了战后东德西德的经济、教育、生活水平各方面的对比上,讲第三帝国则侧重在大屠杀上。对魏玛共和国谈得太少。回头找几本讲两次大战间德国历史的书看。

评分

在中文的德国史译著中对东德着墨较多的一本,还是值得一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