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

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山東畫報齣版社
作者:(英)約翰·霍布森
出品人:
頁數:315
译者:孫建黨
出版時間:2009-11
價格:30.80元
裝幀:平裝 32開
isbn號碼:978780713850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文化
  • 世界史
  • 文化研究
  • 約翰·霍布森
  • 西方
  • 東方
  • 曆史學
  • 西方文明
  • 東方起源
  • 曆史文化
  • 文明起源
  • 歐亞交流
  • 古代文明
  • 跨文化研究
  • 早期文明
  • 文明傳播
  • 曆史演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約翰·霍布森對西方崛起論中占主流的種族中心主義偏見提齣瞭挑戰。這種偏見通常認為,歐洲人早在古希臘時代就開創瞭其自身的發展,而東方在世界曆史發展進程中隻是一個消極的旁觀者。霍布森則認為,有兩個過程導緻瞭東方化西方的崛起。首先,歐洲發展的每個重要轉摺點,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吸收東方發明(如思想、技術和製度等)而完成的,在公元500至1800年之間,這些東方發明通過東方全球化,從先進的東方嚮東方主導的全球經濟擴散;其次,1453年後歐洲身份的構建導緻瞭帝國主義的産生,由此歐洲人攫取瞭諸多東方資源(土地、勞動力和市場)。因此,霍布森的書把迄今為止仍被邊緣化的東方民族推到瞭世界曆史發展進程的最前列。

著者簡介

約翰·霍布森(John M Hobson).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高級講師.著有《國傢財富:國際經濟和政治變化中的比較社會學》(1997)、《國傢與國際關係》(2000),與林達·維斯(Linda Weiss)閤著《國傢與經濟發展:一種曆史比較分析》(1995),與史蒂夫·霍布頓(Steve Hobden)閤編《國際關係的曆史料會學》(2002)。

圖書目錄

圖錶
前言和緻謝
地圖 奧博—戴爾世界投影圖
第1章 反駁純粹西方的歐洲中心論神話:發現東方化的西方
第一部分 作為“先發地區”的東方:東方通過東方全球化發現並主導世界,公元500—1800年
第2章 伊斯蘭和非洲開創者:在亞非大發現年代構建世界和全球經濟的橋梁,公元500—1500年
第3章 中國開創者:第一次工業奇跡和中國孤立主義的神話,約公元l000—1800年
第4章 東方保持優勢:東方專製主義與印度、東南亞和日本孤立主義的雙重神話,公元l400—1800年
第二部分 落後的西方:東方全球化和基督教國傢的建立,公元500—1498年
第5章 基督教國傢的建立和歐洲封建製度的東方起源,約公元500—1000年
第6章 意大利開創者的神話,公元1000—1492年
第7章 瓦斯科·達·伽馬時代的神話,公元1498—約1800年
第三部分 作為“後發地區”的西方與後發優勢:東方全球化與西歐作為先進西方的重塑,公元1492—1850年
第8章 1492年神話和發現美洲的不可能性:亞非對西方後來居上的貢獻,公元l492一約l700年
第9章 英國工業化的中國起源:英國是擅長模仿的“後發國傢”,公元1700—1846年
第10章 塑造歐洲種族主義身份和創造世界,公元1700—1850年:作為一種道德天職的帝國文明使命
第11章 英國工業化的黑暗麵和放任主義的神話:戰爭、種族帝國主義與工業化的亞非起源
第四部 分結語:東方化的西方與西方的歐洲中心神話
第12章 理性的西方自由民主國傢和東西方大分裂的雙重神話,公元1500—1900年
第13章 東方化西方的興起:身份/動力、全球結構與偶然性
參考書目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该书的希望得到全球人的注意,并选择了折中主义立场。这就导致他的虚拟辩论对象是极端欧洲中心主义与极端东方主义。然而,持极端立场的人毕竟是少数,他的拳头似乎打在了棉花之上。 他梳理了很多相的对立的话语,让人觉得不同立场的人自然持不同的观点。而且,很多人已经意识...  

評分

该书的希望得到全球人的注意,并选择了折中主义立场。这就导致他的虚拟辩论对象是极端欧洲中心主义与极端东方主义。然而,持极端立场的人毕竟是少数,他的拳头似乎打在了棉花之上。 他梳理了很多相的对立的话语,让人觉得不同立场的人自然持不同的观点。而且,很多人已经意识...  

評分

評分

东方西方的对望,不是由于地缘的隔阂,而是根本因为族群的观念所致。等级观念和种族主义的观念本就是并蒂之莲。彼我分化催生了西方的诞生,西方又最终将东方吞没。萨义德最早把把福柯关于话语与权力的理论用于分析西方自殖民时代以来关于东方的知识,让我们得知了今天东方...  

評分

坐在NUS的中文图书管理看完这本书的。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相对于西方200年来的西方中心论思想算是一次还算有力的批判。但是本书的论据略干,图片资料缺乏。与我的预期不符。如果能配合上考古文物和复原图之类的佐证那将更为有力。 本书观点确实有从东方主义倒向西方主义的嫌疑,...  

用戶評價

评分

當時讀的還是挺震憾,算是普及吧

评分

為瞭論證而論證。倒是和當下的科研如齣一轍,忽略不利因素,強化支持論點。 學術,正走上歧途...

评分

當時讀的還是挺震憾,算是普及吧

评分

如果要寫一本《西方學》,這位先生便先提供瞭如下論證。

评分

作者的立意和彭慕蘭的《大分流》十分相似,引用的很多話語、數據、比較都來源於此。但彭慕蘭強調的則是近代的東方實際上不弱於西方,而本書作者卻在強調近代東方強於西方,西方的近代化發展完全得益於東方和新大陸,這就不免的反對極端的西方中心主義,走嚮瞭完全的反西方中心主義,都是相當極端化的立場,這也基本等同於沒有立場,也難怪和《大分流》相比,這本書會在中國如此地遇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