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古琴的故事,是一個瑞典漢學傢深入古琴世界的經曆和體會。它不僅有對古琴本身的描寫,更有關於古琴之於古代文人生活的意義,關於古琴與人的命運,與音樂、詩歌的相互關聯,甚至是我們應當怎樣生活的解讀。
我輕輕地撥動其中的一根弦,它便發齣一種使整個房間都顫動的聲音。那音色清澈亮麗,但奇怪的是它競也有種深邃低沉之感,仿佛這樂器是銅做的而不是木製的。在以後的很多年,正是這音色讓我入迷。從最輕弱細膩的泛音——如寺廟屋簷下的風鈴——到渾厚低音顫動的深沉。
林西莉,瑞典文的名字是塞西麗婭·林德奎斯特(Cecilia Lindqvist),教授、作傢、攝影傢和漢學傢。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學讀書,同時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學習古琴。師從王迪等人,並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著名古琴演奏傢的指導。1971年起在瑞典擔任漢語教師,1978年後為瑞典電視颱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曾數十次訪問中國。現專心研究中國文化,齣版有關中國的著作多部。1989年齣版《漢字王國》,深受關注;2006年齣版的《古琴》,是她的又一部耗費多年心血的精心之作。
“左手放松,然后自然地垂在身侧,”老师说,“对,就是这样。你看这时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当你弹琴时左手就应当保持这样的姿态。用最自然最舒服样子去弹琴,以腕带指,配合气息,而不是僵硬地用力。”就在一周前的古琴课上,老师纠正我弹琴的姿势时,我蓦地想起林西莉在...
評分“左手放松,然后自然地垂在身侧,”老师说,“对,就是这样。你看这时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当你弹琴时左手就应当保持这样的姿态。用最自然最舒服样子去弹琴,以腕带指,配合气息,而不是僵硬地用力。”就在一周前的古琴课上,老师纠正我弹琴的姿势时,我蓦地想起林西莉在...
評分一边听着古琴家溥雪斋弹奏的《梅花三弄》,一边回想着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古琴》一书中有关古琴和中国文人命运的种种细节,心情可谓千头万绪。林西莉上世纪60 年代初在北京古琴研究会学琴时,满清皇室后裔溥雪斋是会长。该会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下成立的。溥雪斋有时...
瑞典女漢學傢的中國古典文化修養不一般。此書有四美:文字美,音樂美,裝幀美,插圖美。
评分瑞典女漢學傢的中國古典文化修養不一般。此書有四美:文字美,音樂美,裝幀美,插圖美。
评分遇知己/逢可人/對道士/處高堂/升閣樓/在宮觀/坐石上/登山埠/憩空榖/遊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氣清朗/當清風明月
评分林西莉的兩本書,《漢字王國》和這本,都不錯。尤其這本,更是一本很好的書。謝謝X君。
评分古琴原是屬於孤獨者和指嚮內心的樂器,想張道陵所謂“彈琴詠進,獨樂天真”,深感相逢恨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