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篇,论文集3种。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久闻阎步克先生大名,今始得读其书,不由得击节赞叹。 本书以察举制为中心考察入仕与选官制度的变迁。“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等取士标准在广阔的社会与政治变迁中相互角逐,最终“以文取人”的标准得以胜出,并逐...
评分 评分 评分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的不断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评分注意史料的考证与辨析,善于进行理论概括。第129页倒数第2行“陆贾原服儒服,投刘邦后改楚服以迎合之”,这里的“陆贾”是不是“叔孙通”之误?
评分无聊没事做,争取今天这本也读完
评分佩服!“察举制”,若换平常学者来写,顶多不过是“某某制度研究”一类模式。阎师却能以制度带动700年间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各种问题一并阐述。中古时代诸多重要问题,如“世族”、“士族”等类似概念的区分,何为“士族”及其变迁,“清”的产生与兴起,“文”兴起等,都融汇于对“察举制”变迁的考察中。同时也对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变动做了令人信服的梳理与解释。阎师在重视厘定“概念”的同时,也善于使用“概念”,总是不忘以社会学的眼光将各种群体明确有效地界定与区分开来。无论微观考证还是宏观论述,问题意识一以贯之。当然,最后也不忘夹带“私货”。
评分涨姿势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