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荫麟(1905—1942),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得到梁启超的激赏。1924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张荫麟
出品人:
页数:290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8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66937
丛书系列:跟大师学国学
图书标签:
  • 历史 
  • 张荫麟 
  • 中国历史 
  • 中国史纲 
  • 国学 
  • 通史 
  • 中华书局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所写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处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此次出版,另将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他为该书宋史部分撰写的三篇文字一并列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去岁,通阅《春秋左氏传》凡三遍,于先秦史甚有兴趣。年前,曾购得鄞县童书业先生撰《春秋史》一部,前二日悉心精读,受益匪浅。又于学校图书馆借阅近世史学大家张荫麟先生遗作《中国史纲》,耗一昼之功而竟全书,偶然发现张氏《中国史纲》战国前之史事与童氏《春秋史》部分...  

评分

《中国史纲》,张荫麟(1905—1942)著,中华书局2009年5月出版。 本书是张荫麟先生短暂的一生所留下的唯一专著,名为《中国史纲》,实则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全书内容起于商代(即当时所知的有确切考古文字记录的最早年代),止于东汉初期,跨度约一千六百年...  

评分

中华书局这一版本比上古版本少了王家范先生的<<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这一文不可不读,全文如下: 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  

评分

自己读书妄称20多年,历史类的图书、杂七杂八的文学评论和零星的历史研究文章也可厚着脸皮说读了一些,却似乎未曾对“张荫麟”三个字有太多印象,直至一阅《中国史纲》。 不知是后来者有“重生轻死”的习惯,还是原本就因为知音难觅。张荫麟,一代史学奇才,静静地隐没...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清新流畅平实好读。

评分

可惜只写到东汉光武帝刘秀。

评分

人走茶凉。或可命名为《东汉前中国史纲》。素痴先生是东莞人,23年进清华学校,不久在《学衡》上著文《老子生后百年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批评时任清华国学导师梁启超对老子事迹所做考证,而受到任公的赏识和学界的著目。当时他十八岁,而《学衡》杂志编辑还以为是清华的国学教授。钱穆说“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我从没见过钱穆对年轻人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我抄一下吴晗的话吧:假使……有一个好政府,或者是不太坏的政府,能稍稍尊重学者的地位和生活……中国的学者如此的希罕,已有成就的学者如此的被糟踏,被淘汰,萌麟就如此寂寞地死去,寂寞地被人遗忘了。但是,我仔细想想,从荫麟身后发表的文字来看,假如这一年他不死于穷病,再多活三四年,再多受些磨折、考验、洗炼,恐怕他还是得死,不过死法不同,不是死于穷病而己

评分

许多结论已成为公论。

评分

中国古代史都是传奇,越古越风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