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智能

身體的智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Rolf Pfeifer
出品人:
頁數:286
译者:俞文偉
出版時間:2009-8
價格:5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0302502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工智能
  • 智能
  • 具身認知
  • 計算機科學
  • 科普
  • 認知科學
  • 機器人學
  • AI
  • 身體智能
  • 認知科學
  • 神經科學
  • 自我意識
  • 身心關係
  • 學習機製
  • 感知能力
  • 大腦功能
  • 生物智能
  • 思維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身體的智能:智能科學新視角》采用易於理解的非技術化語言,通過介紹大量例子以及建立在機器人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最新發展成果之上的基本概念,來闡述關於智能的可行理論。書中還介紹瞭這一理論在普適計算、經濟與管理學以及人類記憶的心理學領域中的應用。兩位作者描述的具身性智能對我們理解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的大腦控製著身體,人盡皆知,那麼我們的身體又是如何影響思維的呢?Rolf Pfeifer和Josh Bongard兩位作者將通過《身體的智能:智能科學新視角》嚮您揭示我們的思想並非獨立於身體,而是受到身體的緊密約束和激勵。他們認為我們所能具有的種種思想都是基於具身性——我們身體的形態和材質特性。

《身體的智能:智能科學新視角》可供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參考,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參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
譯者的話
前言

第一部分 智能、人工智能、具身性及本書內容
1 智能、思維以及人工智能
1.1 思維、認知和智能
1.2 智能之謎
1.3 定義智能
1.4 人工智能
1.5 具身性及其意義
1.6 小結
2 人工智能:概貌
2.1 古典方法的成功之處
2.2 古典方法的難題
2.3 具身化轉摺點
2.4 神經科學的作用
2.5 多樣性
2.6 仿生機器人學
2.7 發育機器人學
2.8 普適計算與界麵技術
2.9 人工生命與多智能體係統
2.10 進化機器人學
2.11 小緒
第二部分 走近智能理論
3 智能理論的前提條件
3.1 一般性的程度及理論的形式
3.2 多樣性及順應性
3.3 參照係
3.4 綜閤方法論
3.5 時間觀點
3.6 湧現
3.7 小結
4 智能係統:性質和原理
4.1 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
4.2 完全智能體的性質
4.3 智能體設計原理1:三要素原理
4.4 智能體設計原理2:完全智能體原理
4.5 智能體設計原理3:廉價設計
4.6 智能體設計原理4:冗餘性
4.7 智能體設計原理5:感覺一運動協調
4.8 智能體設計原理6:生態平衡
4.9 智能體設計原理7:並行、鬆散耦閤的過程
4.10 智能體設計原理8:價值
4.11 小結
5 發育:從運動到認知
5.1 動機
5.2 如何實現發育機器人的設計
5.3 從移動到認知:一個案例研究
5.4 從步態到體象到認知
5.5 符號接地問題
5.6 大腦和身體動態機製的匹配
5.7 擴展視野:發育的其他方麵
5.8 具身化係統中的學習
5.9 社會性交互
5.10 我們在何處,又將從此走嚮何方?
5.11 小結:發育係統的設計原理
6 進化:從零開始的認知
6.1 動機
6.2 進化計算的基本思想
6.3 進化計算的起源
6.4 真實世界中的人工進化:關於管道、天綫和電路
6.5 進化機器人學
6.6 對形態與控製的進化
6.7 基因調控網絡及發育可塑性
6.8 自組織——變異和選擇的強大盟友
6.9 人工進化:我們身在何處,又將去嚮何方?
6.10 小結:進化係統設計原理
7 集體智能:從交互中認知
7.1 動機
7.2 基於智能體的建模
7.3 仿真與真實機器人的比較
7.4 機器人群體
7.5 關於閤作的一個注釋
7.6 模塊化機器人
7.7 可擴展性、白組裝、自修復、同質與異質
7.8 可自再造的機器
7.9 集體智能:我們在何處,從此走嚮何方?
7.10 小結:集體係統的設計原理-
第三部分 應用和案例研究
8 普適計算和界麵技術
8.1 作為支架的普適技術
8.2 普適技術:特性及原理
8.3 同普適技術的交互
8.4 電子人
8.5 小結
9 創建智能化公司
9.1 管理和創業:不確定性情況下的決策和行動
9.2 作為具身性係統的公司
9.3 管理的綜閤方法
9.4 創建智能公司的設計原理
9.5 推測的證實
9.6 小結
10 記憶在哪裏?
10.1 引言
10.2 倉庫比喻及其問題
10.3 記憶的概念
10.4 在記憶研究中參考係問題:Ashby的提議
10.5 記憶的具身化觀點:把設計原理應用到智能係統中
10.6 記憶研究的含義:小結和思索
11 日常生活中的機器人技術
11.1 引言:日用機器人
11.2 真空吸塵器:Roomba、Trilobite以及同類
11.3 娛樂機器人
11.4 治療、醫護和救援機器人
11.5 擬人夥伴機器人
11.6 能社交的機器人
11.7 能夠産生麵部錶情和肢體語言的機器人
11.8 理論注釋
11.9 小結
第四部分 原理與啓示
12 身體怎樣塑造思維
12.1 邁嚮智能理論的腳步
12.2 精選要點
12.3 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事物
12.4 尾聲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P24 世界是它自己的最佳模型(Rodney Brooks)。 “世界是它自己最佳的模型”是他当时的一个口号。为什么当你可以容易地看到世界时还要去建立它的复杂的模型呢? 【评论】2018/02/23 18:46 普通的语法学习,是把语言自己的“完美模型”给肢解了,然后把这种人为的知识强行输入...  

評分

P24 世界是它自己的最佳模型(Rodney Brooks)。 “世界是它自己最佳的模型”是他当时的一个口号。为什么当你可以容易地看到世界时还要去建立它的复杂的模型呢? 【评论】2018/02/23 18:46 普通的语法学习,是把语言自己的“完美模型”给肢解了,然后把这种人为的知识强行输入...  

評分

【书摘】P222 在记忆具身化的概念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占据了中心地位,这对于许多把记忆功能与有意识的回忆及重新检视过去的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人来说也许是有违直觉的。然而许多研究者已经提出尽管有意识回忆本身很有趣,但是它可能与那些无意识控制下的记忆现象相比罕见得多(...  

評分

Josh Bongard与他在Zurich U的老师Rolf Pfeifer合作的一本书,介绍了Embodiment Intelligence的核心思想与这个领域的一系列工作,很多值得思考的讨论。 Rolf Pfeifer前年在sjtu举办的ShanghAI Lectures,与全球多所大学同时举办是Embodiment Intelligence的一个良好介绍 - ht...  

評分

【书摘】P225-226 另一个事实也能证明把记忆任务卸载到环境中这种观点的正确性,那就是识别通常要比回忆更容易一些。认出一个人要比想象出那人的模样容易得多,而且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条款是不是出现在曾经看到过的列表中要比回忆起列表中所有的条款更加容易。似乎这样看起来人...  

用戶評價

评分

智能體需要身體,我們的身體不完全是由大腦控製,另一方麵我們的身體同時在適應環境時影響大腦;同樣智能需要身體纔能與環境交互和自我進化。真正的智能是一個開放、可以與環境交互學習從而進化的智能體,如同一個嬰兒從無知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多智能體的彼此協同是人工智能的更高形式,如果簡單的螞蟻可以完成復雜的工作,在人工智能領域依照該中生物規律設計瞭蟻群算法。

评分

智能體需要身體,我們的身體不完全是由大腦控製,另一方麵我們的身體同時在適應環境時影響大腦;同樣智能需要身體纔能與環境交互和自我進化。真正的智能是一個開放、可以與環境交互學習從而進化的智能體,如同一個嬰兒從無知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多智能體的彼此協同是人工智能的更高形式,如果簡單的螞蟻可以完成復雜的工作,在人工智能領域依照該中生物規律設計瞭蟻群算法。

评分

智能體需要身體,我們的身體不完全是由大腦控製,另一方麵我們的身體同時在適應環境時影響大腦;同樣智能需要身體纔能與環境交互和自我進化。真正的智能是一個開放、可以與環境交互學習從而進化的智能體,如同一個嬰兒從無知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多智能體的彼此協同是人工智能的更高形式,如果簡單的螞蟻可以完成復雜的工作,在人工智能領域依照該中生物規律設計瞭蟻群算法。

评分

有時候還記得那位從2050年穿越過來的那位友鄰,說那時候社會學已經失去瞭意義。我想這本書也是某種預言,當人類意識到身體也能創造意識時,智能已經開始寄生,進而蔓延和取代。似乎一切都是閤理的,也不需要太多概念的界定。

评分

具身認知 速讀瞭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