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英国的时候她25岁,转瞬三年过去,她已不再拥有大把青春,成了大众意义上的“剩女”。最珍贵的岁月似乎就这么走完了。
在这套长达三年的日记里,你会看到那无数次上演在无数文学作品中古老而庸俗的爱情,会看到无数次描述在无数小说散文中古老而庸俗的风景,还有无数个白天与夜晚在异国他乡有感而发的心情。
三年里她遇见过各种男性,功成名就者有之、研读于象牙塔中者有之,风流倜傥者有之、气度不凡者有之。有时她爱上他们,或快乐或苦恼,继而分离。在众多缤纷而艰涩的爱情里,她始终居无定所。
回首时,伦敦带给她的除了浪漫的夜晚——剩下的不过是一部冗长的沉默的故事。
那些没能讲完的故事,在夜色里哼唱着不完整的旋律;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爱情,写在纸上,已经泛出了枯黄的记忆。
“在这座城市里,整个天空都那么多愁善感。
我哭的时候,它变得灰暗;我笑的日子,它变得蔚蓝。”
钟宜霖,北京旅英女作家,出生于70年代后。7岁发表处女作,14岁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出国前在北京时已出版三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集和一部小说集:《阳光雨季》(1995年)、《言情故事》(1998年)、《非一般爱情小说》(2001年)、《地铁里的眼睛》(2001年)和《去往拉萨》(2005年)。2002年6月赴英留学,次年获得英国某名校文学硕士学位,现居伦敦。《伦敦单身日记》是她在伦敦创作的系列日记体小说。
Yilin Zhong (Juliet) was born in 1970s and began to release poems when she was 7 years old. Before she was 25, while she was living in Beijing, she had published three novels: Sunshine and the Monsoon (1995), Say Love (1998), The Fiction of Love (2001), and a column of essays Eyes in Subway (2001); her column of short stories Going to Tibet was written between the age of 17 and 24 and was published in 2005.
In 2002, she came to London to study and then gained her MA degree from a top university in the UK. She now lives in London. London Single Diary was her first series writing written in the UK.
这本书实在棒棒。。。 女主角不以男人为最依赖。 活得精彩。 我们中国女性同胞们应该好好学学了、、
评分在火车上的夜晚睡不着打发时间读的手机小说。 整个就是历数她在伦敦邂逅的n个男人(这里面不知有几成是纯属作者意淫杜撰出来的……) 所有男人仿佛都是为她的美貌所着迷,被她玩弄在鼓掌之间,让人不禁觉得东方姑娘是不是特别对老外的胃口,只要是个黄种人就美...
评分诚恳的说我没看完,看了一半左右,看不下去了。这完全就是一本毫无价值的书,大龄,剩女,留洋,单身,哀哀怨怨,中文夹杂英文单词儿,字里行间都是那种故作冷漠要死要活的劲头,看的都想让人啐唾沫。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有问题的。我几乎都想骂脏字了。 ...
评分好吧,我承认我当初是冲着了解民国风情及被封面设计所吸引,觉得里边的内容一定不会令我失望、是高质量的。 我错了。 书的印刷是高质量的,无疑。 如果你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如果你有时间,请购买此书! 我一直觉得,出得书的写作水平都应该有那么两下, 但阅后此书,你...
评分这儿有豆瓣的博友没有?有的话麻烦你们过去给我评个4分5分的好嘛?谢谢啦~~~真不知道那儿都是些什么人在给我的书评分,居然还有人给我评1分的,明显就是捣乱嘛。。看不懂就别看嘛。。
特别喜欢的封面,情节我也很爱不知为什么
评分自恋的人写的自恋的书!
评分后面很混乱,前面挺好,我就想看留学生活
评分自恋的人写的自恋的书!
评分弄个像模像样的封皮就值钱啦?再说了,这封面也是人家玩剩下的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