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森林水池》讲述了: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在西方,人们在学瑜珈、柔道和禅修这些东方事物,而在东方,人们在学科学、商业和西方艺术与哲学这些西方事物。这正是一个阴和阳转换非常迅速的年代。因此如果你固执于任何观念——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事情是怎样的,事情应该怎么样,那么你就会有麻烦;你就不能跟这个世界联接。但是,如果你放下一切,放下你的所有观念和见解,那么真相就在你眼前:天是蓝的,树是绿的,糖是甜的,盐是成的。
生长在美国东岸的一个科学及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到陈博士的鼓励,开始学佛,1967年毕业后,立刻到东南亚修学,在阿姜查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他也曾经在马哈希法师和佛使比丘座下学习,并曾追随过西藏喇嘛、禅师、印度教上师。
作者1972年回到美国,还俗,1976年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身兼佛学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两职。作者曾与约瑟夫·葛斯汀(Joseph Goldstein)合作建立“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Barre Massachusetts),也曾在科罗拉多州的那诺巴学院教学,及经常在美国、加拿大和世界各地举办密集禅修。他所到之处都受热烈欢迎,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教师之一。
昨天在颐和园昆明湖的岸边,友人把这本书送给了我,做为多年前我送过她那本《佛教的见地与修行》的回赠。很惭愧,这些年来,我在修行的道路上浅尝辄止、进益甚微,而她已颇有心得。 这本书页数并不多,两个小时足以看完。它没有用晦涩高深的语言去阐述佛法,而是尽量用通俗易懂...
评分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心中的恶: 1. 执念,常是‘愿与事违’,偏执于‘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念头,顽固地不肯看清事实,不肯放下,于事无益,徒增烦恼而已。 2. 幻相,源自于心理上安逸享受的满足需要,头脑里装满各种幻相的人,被不切实际的自我陶醉蒙蔽了心智。 性中的...
评分在《宁静的森林水池》里,阿姜查反反复复地,反反复复地诉说正念、内观,诉说生活和万物的无常、苦和空,诉说执著是如何引起痛苦的(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禅修中)。 我承认我在看的时候有一点儿焦急——他说的我都知道,他只是说得更细致入微,更优美,而已。后来我读到一个...
评分在《宁静的森林水池》里,阿姜查反反复复地,反反复复地诉说正念、内观,诉说生活和万物的无常、苦和空,诉说执著是如何引起痛苦的(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禅修中)。 我承认我在看的时候有一点儿焦急——他说的我都知道,他只是说得更细致入微,更优美,而已。后来我读到一个...
其实就是通过修养、取舍、直面和思考,来通往一种更为广大的自由。这一过程你称之为什么都一样。阿姜查看懂了这一层,说出的道理也随之simply great起来
评分看不下去~
评分看不下去。。。
评分看不下去~
评分突然明白并有一个微妙的感觉,念头的特质是引起分裂,各种的痛苦从分裂开始!人们以头脑的逻辑推理思维因果关系来行事,这是进化过程但却让人心不安!连追求所谓的稳也是苦,心是一个人的频率,要落实到心落到一个点一个维度那就是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