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意识

帝国意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埃娃·汤普逊
出品人:
页数:328
译者:杨德友
出版时间:2009-07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48976
丛书系列:博雅文学译丛
图书标签:
  • 俄罗斯
  • 文学史
  • 后殖民
  • 文学研究
  • 文化研究
  • 埃娃·汤普逊
  • 文化
  • 历史
  • 帝国
  • 意识
  • 权力
  • 历史
  • 政治
  • 哲学
  • 文明
  • 统治
  • 思想
  • 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后殖民时代意识出现之后,文学与政治文化的关联被深入的发掘和解剖。以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为代表的分析理论已经对欧美学术界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在俄国自身对俄国文学的研究,乃至欧美有关俄国的研究中,后殖民时代的意识几近于无。本书是一部扭转局面的关键之作,它将萨伊德所代表的后殖民理论引入俄罗斯研究这一领域,专注于俄国文学和俄国文学理论语境中的后殖民主义时代意识。该书尝试表明,在俄国文学中,政权与文学本文之间的联系也是比初看上去要深刻而微妙得多的。这些联系不仅表现在叙事者的语调和评论中,而且也同样表现在对文学形象的刻画和地理空间在读者记忆中的长期印象之中。

作者简介

艾娃·汤普逊,Ewa M. Thompson,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赖斯大学德语与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
波兰文版序
破解俄国文学(代译序)
摆脱帝国——乌克兰文版前言
致谢
引论民族主义、殖民主义、身份特征
第一章 问题
第二章 帝国生成
第三章 日益巩固的幻想:俄国民族资格的新核心神话——《战争与和平》
第四章 俄国文学中的中亚叙事
第五章 苏联晚期的帝国欲望
第六章 学术与帝国:苏联文学研究学术中的俄国意识形态——维克托施克洛夫斯基与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第七章 解构帝国: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
附录
一 德国学者昆策尔的评论
二 波兰学者索瓦的评论
精选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美】埃娃•汤普逊:《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国学者汤普逊注意到,在繁荣的后殖民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却很少被提及。这难道仅仅是由学术意识不到位而造成的研究空白么?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在《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中...

评分

【美】埃娃•汤普逊:《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国学者汤普逊注意到,在繁荣的后殖民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却很少被提及。这难道仅仅是由学术意识不到位而造成的研究空白么?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在《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中...

评分

【美】埃娃•汤普逊:《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国学者汤普逊注意到,在繁荣的后殖民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却很少被提及。这难道仅仅是由学术意识不到位而造成的研究空白么?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在《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中...

评分

【美】埃娃•汤普逊:《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国学者汤普逊注意到,在繁荣的后殖民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却很少被提及。这难道仅仅是由学术意识不到位而造成的研究空白么?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在《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中...

评分

【美】埃娃•汤普逊:《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国学者汤普逊注意到,在繁荣的后殖民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却很少被提及。这难道仅仅是由学术意识不到位而造成的研究空白么?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在《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此书作者(波兰人)和写Crucifying the Orient的印度人Sahni真是失散多年的好姐妹,花大力气大篇幅反复强调对俄帝的深仇大恨,不推荐。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帝国意识还是推荐Layton,Hokanson和Ram。

评分

太好看了!

评分

读不懂的一律按五星算

评分

不可否认,此书的阐释相当利落,对接受固定阐释过多的我来说是颇美好的,比如它揭示出来的莱蒙托夫的另一面等等,但另一方面,此书难免是不及深意的资料呈现,一个启发就是,东方主义不仅是殖民主义的附生品,它还是一个将“殖民主义”内嵌的更高的意志,这种内嵌既可以是对他者的,也可以是对自身内部的,另外就是,我需要补文本。

评分

俄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领土模糊、语言模糊和对其单纯的权力征服缓和了俄国作为殖民大国的感受,尤其是经过文学作品的强化,Thompson对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笔下的高加索、托尔斯泰笔下的东欧、索尔仁尼琴笔下的中欧进行critical reading,而发现其中的共谋关系,一个国家的帝国制度的力量倾向于表现为具有想象力的小说作品,当我们把对俄国的印象停留在19世纪光辉的帝国主义阶段,此种认知模式自然会掩盖殖民剥削,而产生毫无批判性的自我意识。俄国的国家身份是和帝国捆绑在一起的,上世纪九零年代加盟共和国脱邦一般被认为是非共产化而非非殖民化,实际上,我的个人印象是,去到前苏国家走一走,会对”殖民的印记”会有更深切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